地名:何家畔镇 | 隶属:合水县 |
行政代码:621024104 | 代码前6位:621024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4 | 邮政编码:745000 |
车牌代码:甘M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2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何家畔镇因境内何姓集居原畔而得名。
何家畔,因境内何家畔村系交通要道,并设有集市,故取名为何家畔。
何家畔乡位于合水县西南部,距县城39公里,东隔马莲河畔与合水县吉岘乡相邻,南与宁县瓦斜乡接壤,西靠西峰区什社乡、温泉乡,北接庆城县赤城乡。境内多平塬,少山川,沟壑纵横。全乡共辖8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3743户17040口人 (其中农业人口16779人),总土地面积14.9万亩,耕地3.8万亩、林地51615亩(退耕还林地13035亩、荒山造林地38580亩)绿化面积达到34.6%以上。何家畔乡人民勤劳淳朴,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尤其在发展果产业上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全县果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和模范作用。
全乡产
2024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何家畔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24年11月,农业部认定何家畔镇为第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庆阳苹果)。
清代时期,属合水县西华池里五甲。
民国元年(1912年),属合水县第二区。
陕甘宁边区时,属合水县盘马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国民党占领后,为盘马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开盘马区。
1956年2月,撤盘马区,设何家畔、赵家楼子2乡。
1957年3月,赵家楼子乡并入何家畔乡。
1958年10月,定祥乡并入何家畔乡,随即改为灯塔公社;同年底,撤销合水县,归属庆阳县。
1961年12月,复属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古时此地曾有官办马厂,并建有一庙,名为盘马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在此修建城池,名为汉城,后有姚姓定居此地,因其地势起名坑崂,故为姚坑崂。…[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旧时此地有一咀,名岘头咀,后改名为显头咀,又名显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柳姓人在此川繁衍生息,故名。1958年以前柳家川村名为马神庙生产大队,1982年以柳家川自然村更名柳家川生产大队,1983年为柳家川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郭庄村是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何家畔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何姓人家在此建村繁衍生息,地处原面沟畔,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旧时此地柏树生长较为繁多,故名。1949年解放后成立产白生产队,1981年10月公社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产白生产大队改为产白村民委会,200…[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清时有一赵姓人家在此修筑土楼(堡)一座,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