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红古镇 | 隶属:红古区 |
行政代码:620111200 | 代码前6位:62011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1 | 邮政编码:730000 |
车牌代码:甘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818人 |
人口密度:约8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据传,“红古”一名源于所辖行政村红古城。当时,红古城原地名叫“古城”,但由于湟水河道的南移,使得“古城”这座防守边陲的古城,变成了易攻难守的孤城,不再适应当时的战略需要。故守城将士又将城池迁筑于东面地势比较险要而又临河的山口处。新建的城叫“新古城”,该新城守将又在紧连接的东护山顶上,修建了大型土筑防御工事和烽火台,与城墙相互辉映,形成了犄角之势。当年边陲驻城守将是中原汉族人,但由于当地少数民族百姓对汉语的部分口音说不准,故将“新古城”的“新”误读成了“红”字。这样日久天长,便慢慢将“新古”叫成了“红古”。
红古乡位于兰州市区西郊,东接花庄镇,西连海石湾镇,南临青海省,北与永登县七山乡毗邻,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境内气候温和,水源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自古就是历史文化名地。境内交通便利,兰青铁路、109国道、兰海高速公路纵贯全境。
全乡区域面积114平方公里,人口1.4万人。辖旋子、王家口、米家台、薛家、水车湾、新建、红古、新庄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有耕地1.6万计较(其中水浇地1.3万亩均已实现自流灌溉)。境内平均海拔1668米,大陆季风气候明显,年平均日照2350?261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290?360毫升。无霜期146?175天。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是理想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2024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红古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清末,属连城鲁土司所辖。
1932年后,逐步划归永登县管辖。
1960年4月,设立红古区时,划归红古区改为红古公社。
1983年6月,改红古乡。
2024年,撤乡改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所辖红古城而得名。当时,红古城原地名叫“古城”,但由于湟水河道的南移,使得“古城”这座防守边陲的古城,变成了易攻难守的孤城,不再适应当时的战略需要。…[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永登县红古乡管辖。1958年为永登县红古公社旋子大队,1960年4月为红古区红古公社旋子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成立旋子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永登县红古乡管辖。1958年为永登县红古公社王家口大队,1960年4月为红古区红古公社旋子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成立王家口村民委员会并沿…[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永登县红古乡管辖。1958年为永登县红古公社米家台大队,1961年为红古区红古公社米家台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成立米家台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永登县红古乡管辖。1958年为永登县红古公社薛家大队,1960年4月为红古区红古公社薛家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成立薛家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永登县红古乡管辖。1958年为永登县红古公社水车湾大队,1960年4月为红古区红古公社水车湾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成立水车湾村民委员会并…[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红古大队的一个自然村,1981年从红古大队分离成立新建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成立新建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永登县红古乡管辖,1958年为永登县红古公社,1960年为红古区红古公社红古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设立红古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属永登县红古乡管辖。1958年为永登县红古公社新庄大队,1960年4月为红古区红古公社新庄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成立新庄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晗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