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平安镇 | 隶属:红古区 |
行政代码:620111103 | 代码前6位:62011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1 | 邮政编码:730000 |
车牌代码:甘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38.8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39万人 |
人口密度:约10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因辖区内平安村而得名。
红古区平安镇位于兰州市以西60公里,总面积138.84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人,因平安村而得名。是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是兰州市5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之一,全镇辖10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辖区内有连海铝业有限公司、兰铝炭素厂、甘肃省第一劳动教养所、兰州市良种场、兰州市园艺场等大型企事业单位40多家。兰青铁路、109国道、兰海高速公路、湟水河、湟惠渠横穿境内,交通便利,电力、水力资源丰富,通讯快捷,往来资金划拨方便。2004年建成了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平安镇提出了“农业富镇、工业强镇、三产活镇、文化兴镇”的发展战略。到2004年底
2024年3月,平安镇被授予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清时,属平番县。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永登县。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属湟惠渠特种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湟惠渠特种乡划归皋兰县。
1958年,划入永登县成立湟惠公社,属之。
1960年,划出永登县,将达川划入西固区,平安划入红古区成立平安公社。
1984年2月,平安公社改乡。
2000年3月,撤乡建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是平安村的台地,根据地域和地势特征取名为平安台。由于上世纪60年代在此处设置了“甘肃省第一劳教”,寓意期望关押之人改邪归正、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平…[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01年由居委会改名为平安镇第二社区,2008年改名为张家寺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平安村地处红古区平安镇以西6公里处,与花庄镇湟兴村相毗邻,和永靖县西河镇隔河相望,区域面积3.8平方公里,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是市…[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皋兰县特种乡管辖。1949年为皋兰县平安乡管辖,1958年撤区并乡后,将中和、平安、上滩、窝连四个村合并为平安大队,属于永登县红古公社管辖。1…[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十八年前叫大王川,1949年为皋兰县平安乡管辖,1953年成立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8年撤区并乡后将窝连、平安、上滩、中和四个村合并…[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于皋兰县特种乡管辖。1949年为皋兰县平安乡管辖,1958年撤区并乡后将窝连、平安、上滩、中和四个村合并为平安大队,属于永登县红古公社管辖。1…[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49年称张家寺村,1958年撤区并乡后,将现在的河湾、岗子、仁和、复兴、夹滩、张家寺六个村合并为永登县红古公社民建大队,1960年4月划为红古区平…[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于皋兰县特种乡管辖。1949年为皋兰县民建乡管辖。1958年撤区并乡后,将现在的河湾、岗子、仁和、复兴、张家寺、夹滩六个村合并为永登县红古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35年以前叫大屲滩,属于皋兰县管辖。1958年撤区并乡后为永登县红古公社民建大队。1960年4月为红古区平安公社复兴大队,1983年社改时设复兴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于皋兰县特种乡管辖。1949年为皋兰县民建乡管辖。1958年撤区并乡后,将现在的河湾、岗子、仁和、复兴、张家寺、夹滩六个村合并为永登县红古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4年以前叫大沟岗子,属于皋兰县特种乡管辖。1949年为皋兰县民建乡管辖。1958年撤区并乡后,将现在的河湾、岗子、仁和、复兴、张家寺、夹滩六个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于皋兰县特种乡管辖。1949年为皋兰县民建乡管辖。1958年撤区并乡后,将现在的河湾、岗子、仁和、复兴、张家寺、夹滩六个村合并为永登县红古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前身为兰州市城建局农场,隶属于兰州市城建局,2006年移交平安镇政府,命名为新安村民委员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