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http://www.xkfenlei.com/gansusheng/jingyuanxian_xinglongxiang_damiaocun.html">
地名:大庙村 | 隶属:兴隆乡 |
行政代码:620421206207 | 代码前6位:62042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43 | 邮政编码:7309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甘D | 行政级别:村 |
嘉靖年间,因大庙墩而得名,后该地建了大量庙宇,故名。
2024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大庙村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村(社区)。
2024年12月,大庙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2024年11月,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大庙村2024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大庙村地处靖远县西北部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哈思山北麓,为兴隆乡北部一个村落,紧傍黄河,三面环山,为黄河古渡之要隘,古丝绸之路北线必经之道,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丝路古村,境内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大庙古堡、丝路古渡”之美誉。辖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044亩,现有人口735户242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8户508人,贫困发生率为20.94%,属省定深度贫困村。
大庙村自古民风淳朴,崇尚孔孟,圣贤辈出,南商北贾往来繁华,商贩云集,自古以来就是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驿站。明代建筑大庙城,联带长城,是当年兵家设防要地。
大庙村主要种植香水梨、大枣、核桃、枸杞、玉米、胡麻等经济
1958年为大庙生产大队属兴隆公社,下设7个生产大队驻大庙,1983人民公社改称乡,名为兴隆乡大庙村并延续至今。
大庙村附近有法泉寺石窟、明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哈思山、靖远县博物馆、靖远钟鼓楼等旅游景点,有靖远羊羔肉、大庙香水梨、靖远旱砂西瓜、靖远黑瓜籽、靖远枸杞、小口大枣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