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永新乡 | 隶属:靖远县 |
行政代码:620421215 | 代码前6位:62042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43 | 邮政编码:730900 |
车牌代码:甘D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36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554人 |
人口密度:约1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
永新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地村有古墓群遗迹,先改为论古村,后取论古之反意为“永新”。
永新乡位于靖远县北部,东接北滩乡、西靠兴隆乡,北邻黄河与景泰为界,东北与宁夏中卫市毗邻,南与平川区水泉镇砂硫水村相连。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15公里,总面积360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永新村,距靖远县城103公里。现辖11个村,64社,2412户,12661人。
历史沿革
永新乡古名乱古堆,明朝万历年间改为论古村。解放前设论古乡公所,解放初期,永新乡属川口区管辖,1957年成立论古公社,1961年划分为太和、永新2个公社,归北滩区管辖,1968年撤区并社,成立永新公社,1983年农村体制改革成立永新乡至今。
地理环境
永新乡地处雪山寺北,黄河以南,境内山大沟深,纵横交错,南高北低
2024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永新乡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民国元年(1912年),设论古乡公所。
1949年,为靖远第四区所辖。
1958年,成立论古公社。
1963年,划分为论古、松柏2公社,隶属于北滩区公所。
1968年,又合并为论古公社,后改为永新公社。
1983年,改为永新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砂河村是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永新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朝时期1260年末,成吉思汗驻扎部队第九军驻扎此地,从此命名为九队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民间故事得来,据该地区多松树柏树,由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该地因地处哈斯雪山脚下,每亩山地可产粮二斗,随起名叫二斗山,后因成吉思汗曾驻军本地,第二队就驻扎在本村,随将二斗山改为二队山,后简称二队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因地形形似一只卧着的牛,故名。1956年建立论古公社卧牛大队。1983年建立永新乡人民政府,论古公社卧牛大队建立了卧牛村民委员会,隶属于永新乡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据该地因地处雪山寺脚下,曾挖出北宋“崇宁通宝”铜币一枚,北部黄河边高山上有明代长城遗址,随起名叫乱骨堆,后简称永新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坐落于新泉村,又管辖下设的自然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该地早年间山青水秀,水资源丰富,因辖区内有支流青阳水,青阳水沟而得名青阳。…[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光绪年间,吴氏带领其家族来到此处,发现此处砂河泉水特别多并在整条砂河肆意流淌,适宜生存。吴氏经过四处查看,发现毗邻的一个村子泉水特别少,他们采用迷…[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沟有泉水,源名水沟。起源名泰和乡,1963年建立水沟大队,隶属于论古公社。1968年论古公社改名为永新公社,1983年建立永新乡人民政府,1980…[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圈湾村是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永新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