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折桥镇 | 隶属:临夏市 |
行政代码:622901103 | 代码前6位:62290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0 | 邮政编码:731100 |
车牌代码:甘N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2.44万人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折桥村因桥得名。折桥在历史上是河州(临夏)经东乡通往金城(兰州)的官道要津,大夏河自西南向东北流过,为便于联通大夏河两岸,明代时在大夏河上修建了一座用于上奏折的木桥,名之折桥。
自然环境:折桥镇位于临夏市以东,总耕地面积1.02万亩,平均海拔1917米。年平均降雨量444.7毫米,年平均气温8.0℃,全年无霜期155天。
行政区划:辖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586户,乡镇总人口20926人,乡镇从业人员11050人。
六通情况:9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2个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0所,教师180人,在校学生2935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41人,床位47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8741万元,粮食播种面积559公顷,粮食总产量5702吨,农民人均纯收2810人元;财政
2024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确定折桥镇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
1955年,撤区并乡后为东川乡所辖。
1958年,成立折桥公社。
1983年,县市分设时为折桥乡政府。
2002年,撤乡改镇。
后古村地处典型的城乡结合部,面积2.6平方公里。后古村原名后古城村,为唐朝时期河州城旧址。后古村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位于古城东门外(今临夏市中学新校区…[详细]
慈王村位于临夏市东北郊区,折桥镇中段,距离市区2公里。慈王村因最先居住的以慈姓和王姓人居多而得名。追溯历史,慈氏祖宗最早是在南宋末年从南京、江宁等地迁…[详细]
陈马村位于临夏市东端,刘临公路旁。陈马村历史悠久,自元始称为东川七社(当时将临夏城东门以下,北山根以南,大夏河以北,东乡尕红山一带地区统称为东川,并划…[详细]
苟家村位于临夏市折桥镇北部,因最先居住的以苟姓人居多,村名由此而来并沿用至今。村子北面山上有座道观,始称太极观,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民国时期改名苟家观…[详细]
大庄村,原名金家大庄,位于临夏市城东十里。大姓家族有金、郭、陈、宋、张、侯、马等,村名因姓金人家居多而得。旧时,大庄秧歌名扬河州、艺盖四乡,狮子上桌、…[详细]
折桥村位于临夏市东端,是临夏市的东大门,距市区5公里。折桥村因桥得名。折桥在历史上是河州(临夏)经东乡通往金城(兰州)的官道要津,大夏河自西南向东北流…[详细]
甘费村距临夏市区5公里,位于刘临公路两旁,总面积4.2平方公里。甘费村的村名,源自省名甘肃的第一个字,再加上本村人口费姓最多,形成村名“甘费村”。甘费…[详细]
祁牟村以甘甜如醴的九眼泉、郁郁葱葱的古柳、麦浪如云的田园,以及周边相邻地区的大夏秋声、凤山夕照、老树参天诸景闻名遐迩。祁牟村位于临夏市东北端,与临夏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