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漠泥沟乡 | 隶属:临夏县 |
行政代码:622921204 | 代码前6位:62292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0 | 邮政编码:731100 |
车牌代码:甘N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72.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4万人 |
人口密度:约15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行政村 |
相传以前是藏族居住的地方,有很多牦牛,故起名毛牛沟,后来更名为漠泥沟。
临夏县辖乡。1955年为漠泥沟乡,1958年并入马集公社,1961年析置漠泥沟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小积石山麓,距县城5公里。面积72.8平方公里,人口1.1万,其中回族占96%。有公路接213国道。辖前川、大庄、阳洼、何家、姬家、台塔等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薯类,盛产蜂蜜。境内何家、前川、大庄等村分别为清同治年间反清人士马占鳌、马海晏,抗日将领马彪出生地。
1950年12月,撤区并乡。
1958年9月,成立漠泥沟公社分设6个大队,今乡境为其中之漠泥沟大队。
1961年,恢复临夏县建制,漠泥沟隶属临夏县。
1961年5月,划分小公社,改漠泥沟大队为漠泥沟公社。
1973年,撤销临夏县建制,漠泥沟乡隶属临夏市。
1983年,恢复临夏县建制。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属漠泥沟公社管理区,后成立乡镇时,属漠泥沟乡人民政府管辖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属漠泥沟公社管理区,后成立乡镇时,属漠泥沟乡人民政府管辖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属漠泥沟公社管理区,后成立乡镇时,属漠泥沟乡人民政府管辖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属漠泥沟公社管理区,后成立乡镇时,属漠泥沟乡人民政府管辖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属漠泥沟公社管理区,后成立乡镇时,属漠泥沟乡人民政府管辖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9月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马步芳(1903—1975),字子香,经名胡赛尼。回族,甘肃临夏人,为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军阀马家军重要人物。国民党军高级将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早年随父马麒投
马占鳌(1830—1886年),字魁峰,回族,经名阿不都拉·阿则兹,甘肃河州(今临夏)莫泥沟人。是清同治年间西北回民反清起义领袖之一,又是集功过于一身的特殊人物。马占鳌自幼跟着父亲学习《古兰经》,聪敏
马步青(1901-1977),字子云,回族。临夏县漠泥沟人,为马麒长子,马步芳之兄。早年随父马麒加入宁海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长等。国民革命军骑兵第5军军长,第40集团军副总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
马麒(1869-1931.7),回族,乳名尕七,字阁臣,甘肃省河州(今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人。马海晏之长子,马麟之胞兄。清末至辛亥革命1894年(光绪20年),随其父加入董福祥领导的甘军。义和团之乱
马彪(1885——1948),字炳臣,回族,甘肃河州(今临夏)人,行伍出身。马海晏(马步芳的爷爷)六弟马海清的长子,马步芳堂叔,国民革命军中将衔。人物经历马彪自1915年起历任宁海军防务支队(司令马麟
马麟,1873年出生。字勋臣,甘肃省河州临夏县人。马海晏之次子,马麒之胞弟。幼读私塾。1895年河湟事变,与兄招募回勇,维护地方。民国时出任国民政府甘肃保安司令,国民革命军骑兵暂编第1师师长。国民革命
马海晏(公元1837-1900年),回族,属中国伊斯兰教虎非耶花寺门宦,曾受教于马占鳌阿訇,有军事才能,为马占鳌所器重,常倚以陷阵。马海晏,1837年出生在临夏县漠泥沟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字德庵,又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