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http://www.xkfenlei.com/gansusheng/linze_pingchuanzhen_luwancun.html">
地名:芦湾村 | 隶属:平川镇 |
行政代码:620723104208 | 代码前6位:620723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6 | 邮政编码:73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甘G | 行政级别:村 |
此地南邻黑河,因河水北侵,形成芦草茂密的河湾洼地,故叫芦草湾,村因湾名。
2024年11月,芦湾村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24年12月,芦湾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2010年,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芦湾村2010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2008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芦湾村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村称号。
芦湾村入选甘肃省第一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名单。
平川镇芦湾村现有8个合作社,394户,1492人,耕地面积3051亩,人均耕地2亩。全村日光温室180亩、蔬菜大拱棚60亩,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300亩。202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601.8万元,人均收入8579.30元。
近年来,芦湾村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全力实施农民增收重点工程,做精玉米制种产业,扩大设施农业规模,大力发展奶牛养殖。目前玉米制种、设施农业、奶牛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芦湾村人多地少,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和现代农业的兴起,仅靠传统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十分有限。2024年初,村党总支、村委会顺时应势,立足芦湾村实际,转变
民国15年公元1926年与今四一村,四二村同属第三区贞静村。
1949年改为芦湾乡,属第六区。
1955年与原四坝乡,集贤乡合为四坝乡。
1958年10月为平川公社卢湾大队,1961年5月属四坝公社,1965年5月四坝公社撤销,复归平川公社。
1983年2月改大队为村,分设芦湾一村和芦湾二村,1984年并为芦湾村。
芦湾村附近有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梨园口战役纪念馆、香古寺、双泉湖、沙河望春、峡谷奇观等旅游景点,有临泽红枣、临泽沙河梨、圣泽牌红枣枸杞汁、小枣粽子、鸡肉卷子、小饭等特产,有裕固族民歌、高台民歌、高台“倒秧歌”、高台社火鼓谱、高台慢性接骨法、攒骨法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