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和盛镇 | 隶属:宁县 |
行政代码:621026104 | 代码前6位:621026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4 | 邮政编码:745000 |
车牌代码:甘M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3.25万人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9个行政村 |
和盛镇取“和合兴盛”而得名和盛。
和盛镇位于吴凤公路沿线,是董志塬重要集镇,交通信息便捷,自然条件优越。现辖 19 个村委会, 171 个村民小组, 37350 口人,耕地 7.14 万亩。镇内电力资源充裕,拥有年发电量 130 万千瓦的小型水电站 1 处, 矿产资源丰富,是西峰油田的一部分,瓜菜、苹果、规模养殖已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已有各类企业 40 多家。市场繁荣,商贸发达,是宁县西区文化、商贸中心。该镇已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1999 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文明乡镇”称号。 200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546 元。
自然环境:和盛镇位于陇东黄土高
2024年7月,和盛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为和盛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为和盛镇。
1949年,为和盛区。
1958年,改和盛公社。
1965年,庙花公社并入。
1983年12月,改和盛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康宁社区是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和盛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昌盛意为兴旺;兴盛。取名昌盛社区,寓意把和盛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所辖店子自然村而得名,清朝时此地设有集市,店铺很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位于和盛镇东南部,又以兴盛、喜乐的意思,命名为东乐。…[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屯庄子村是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和盛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驻地范族姓氏成员居多而得名。中华民国时期,属和盛镇公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属宁县第十二区第六乡(长官楼子);1958年成立范家大队,属和盛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于此处地形有形似奶头的制高点,故名。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高崖头队,1983年社改乡时改为高崖头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本地一杨姓人士在朝为官,官居阁老宰相,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周老王父母逃难时,将周老王生在了公曹村北头凤凰山一窑洞,后来老王坐了皇位。出生的窑洞因此得名“宫巢”后演变为公曹(草)。…[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和盛村原以姓氏取名邱家寨子,民国三年以和欢、兴盛之意,改名“和盛”。…[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民国时期,属庙花乡公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属宁县第十二区第一乡(庙花);1956年成立惠家乡,属和盛区管辖;1958年成立惠家大队,属和盛公…[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村古时候建一亭子,且建在一高土台上,闲暇时人们在此休闲,娱乐,由此而得名楼台。…[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居住在一座庙宇下,故取名庙底村。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庙底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改为庙底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村里有庙宇一座,逢年过节时邻村人来庙里请回神灵,四散供奉,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农户居住比较分散,全村南北约25公里,且居住的农户大多姓任,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所辖吴家(以姓氏得名)自然村而得名。中华民国时期,属和盛镇公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属宁县第十二区第三乡;1958年成立红旗大队,属和盛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以所辖西庄自然村而得名西庄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以姓氏和方位更名为西刘。…[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村民居住在一个山头上,山头形似一人头.故取名显头。…[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查明朝年间(公元1368-1403年),山西洪洞县城北广济寺大槐树杨姓人家逃荒移居在此(现一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有一湫水泉子,水较旺,由此得名湫包头。…[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本村村民多数姓“南”,其次有张、米、邓少数村民,故而命名为南家村。…[详细]
区划代码:~4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