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http://www.xkfenlei.com/gansusheng/qilihe_tumendunjiedao.html">
地名:土门墩街道 | 隶属:七里河区 |
行政代码:620103008 | 代码前6位:620103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1 | 邮政编码:730000 |
车牌代码:甘A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3.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5万人 |
人口密度:10938人/平方公里 | |
办事处地址:西津西路755号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 |
土门墩以明代长城之上的墩台一土门墩得名。位于七里河区黄峪沟水下游西岸,与拱星墩同筑于北宋时期,置于川地,墩下可藏兵、兵器、储备粮秣。明万历元年为防蒙古部族侵扰修复加固,可三面御敌,清代于此处设土门墩塘,以传递军事情报文书等,现将附近数里之地皆扩称土门墩。
土门墩这种墩台是一种防御工事,筑在城墙外侧,相隔同等距离,向外突出,便于三面打击来犯者。墩台空心,用以储备粮、草和饮水。清道光年间,为便于长城内外通行,在长城上掘出洞口,即为土门墩,现墩台已不复存在。
土门墩街道办事处于1962年6月建立,街道地处七里河区西大门,面积3.2平方公里,有常住户9636户,人口3.5万多人,辖土门墩、河湾堡、西津西路、兰通厂、建西西路5个社区居委会。土门墩街道东起省百货仓库和西部糖酒市场,西至穴崖子东街,南至彭家坪北,北至河湾堡。全街地处河谷,平坦开阔,西南高,东北低,起伏仅1.0—3.0米左右,市郊列车及市区公共电汽车在街区设站,交通便利,地理环境和投资条
民国前属皋兰县袖川乡,1944年兰州市第二次划市界,市区西界划至土门墩土台,开始划入兰州市并属第八区管辖。
1962年正式更名为土门墩街道,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河湾堡路在改社区范围内,故名。解放前归皋兰县管理,1960年隶属于七里河区彭家坪公社成立土门墩大队,1980年后生产队撤销,归居委会管理,成立土门墩…[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据传以前这里有很多用泥土堆砌而成的门,现在已不存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该社区位于兰通厂附近,故名。1964年成立兰通家属委员会,1966年成立兰通第一居委会、第二居委会、第三居委会、第四居委会、第五居委会,第六居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该社区坐落于建西西路,故名。该社区解放前归皋兰县管辖。1960年隶属于七里河区彭家坪公社土门墩大队,后来成立了建西西路第一委员会、建西西路第二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该社区地处西津西路,故名。解放前归皋兰县管理,新中国成立后隶属于七里河区崔家崖大队,1980年后生产队撤销,归居委会管理,成立兰州肉联厂家属院居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马滩南路社区是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土门墩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