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花所镇 | 隶属:崆峒区 |
行政代码:620802107 | 代码前6位:62080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3 | 邮政编码:744000 |
车牌代码:甘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831人 |
人口密度:约14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因清代设立“花家庄递运所”而名花所。
花所乡地处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东部川区,东接泾川、北邻镇原、南依崇信,为四县(区)交汇之处,距城区45公里,全乡总面积63平方公里,312国道和北大路纵贯全境,交通便利,地势西高东低,南北两山夹峙,东西长11.5公里,南北宽7.8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年降雨量350—400mm。人口集中,政治、经济、文化发达。
全 花所乡乡辖9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4070户,16535口人。总耕地面积31139亩,其中:川地12696亩,山地18443亩,人均耕地1.89亩。乡党委、政府按照“农业稳乡、科贸兴乡、企业活乡、果畜菜富乡”的思路,因势利导,抓重点,办实事,推典型,求发展。2006
2024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花所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成立花所区公署。
1950年6月,改为平凉县第六区。
1952年,改称第七区。
1955年3月,花所并入白水区,下辖花所乡。
1958年3月,撤区并乡,成立花所乡。
1958年12月,划归泾河公社。
1961年6月,析为花所公社。
1964年11月,并入白水公社。
1966年9月,设立花所公社。
1966年10月,更名光明公社。
1981年3月,更名花所公社。
1983年11月,改为花所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后为花所乡的一个行政村,1955年并入白水区设立花所乡,1958年属泾河公社,1961年成立花所公社,1965年并入白水公社,同年又从白水公…[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为花所镇和白水镇的交界处,住有潘姓人家较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后为花所乡的一个行政村,1955年并入白水区设立花所乡,1958年属泾河公社,1961年成立花所公社,1965年并入白水公社,同年又从白水公…[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出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渴望奔向光明的未来,故取名“光明”。…[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原名“花家庄”,因庄南山梁盛开龙柏花,清代曾设花庄递运所,故取名“花所”。…[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49年为花所乡的一个行政村,1955年并入白水区设立花所乡,1958年属泾河公社,1961年成立花所公社,1965年并入白水公社,同年又从白水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村原为胡柳、苏陈、泾界三村合成,以中间村苏陈名定为苏陈村,而苏陈又以苏家、陈家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后为花所乡的一个行政村,1955年并入白水区设立花所乡,1958年属泾河公社,1961年成立花所公社,1965年并入白水公社,同年又从白水公…[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后为花所乡的一个行政村,1955年并入白水区设立花所乡,1958年属泾河公社,1961年成立花所公社,1965年并入白水公社,同年又从白水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