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鸡川镇 | 隶属:通渭县 |
行政代码:621121102 | 代码前6位:62112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2 | 邮政编码:743000 |
车牌代码:甘J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1.14万人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鸡川原名为青鸡川,意为野鸡出没的地方,又因是辖区,故而得名鸡川镇。
鸡川镇位于通渭县东部,东南与秦安县魏店乡接壤,西与碧玉乡相邻、西北、东北分别与陇山、新景乡毗连,南北长21.16公里,东西宽13.63公里,总土地面积127.98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4%,其中耕地面积86610亩,人均4.1亩,2024年粮食总产量27931.6吨,人均产粮1472公斤。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安逸河和马家河流经34公里,形成狭长的河谷川台地。年降雨量450毫米左右,无霜期150天,属温暖半干旱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胡麻等,经济作物有苹果、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全镇辖15个行政村148个村民小组,4381户农户,总人口18320人,镇人民政府驻地许家堡子村,海拔1657米
2024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鸡川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文化旅游:
鸡川寨遗址位于定西市通渭县鸡川镇许家堡村李家坪社南100米,北临李家坪,南为牛家店,东临陈家河,西靠陡湾山,依山而建。遗址呈不规则五边形,周长约1660米,东西宽约620米,南北最长约380
鸡川镇历史悠久,在1067年置鸡川寨,属秦州。
在1127年置鸡川县。
在1270年并鸡川县入秦安县。
1929年,全县设6区下置25镇(乡)时,鸡川属二区辖鸡川镇(许家堡)。
1941年,改6区为4区辖25镇(乡),鸡川属第一区辖鸡川镇。
1950年进行区划调整时在七区的基础上增设鸡川区。
1961年7月调整体制,全县设8区工委(县委派出机构),下辖36个公社,鸡川区工委(许家堡)辖鸡川、金城、永新、新景、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08年7月10日第九次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命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许堡村是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鸡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司川村是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鸡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个古城,曾因侵略者当地老百姓,老百姓躲到城内,侵略组织进攻,关键时候当地人民信奉的神灵关公显灵。顿时飞沙走石在古城周围卷起,迫使侵略者撤退,保…[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有一座占地40平方米的小城堡、清同治年间久攻不克,群众以其坚固称为“铁柜儿”,后来又雅化为“金城”,故命名为金城。故而得名金城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水莲村是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鸡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苟堡村是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鸡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牛坡村是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鸡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苟岔村是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鸡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之前称谓斗底岔,主要以地形似斗底而得名,自1958年以后改名为永和大队,以愿望为名,寓意永久和平富足。1982年改名永和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年老者讲述,自全国解放以后,“太平”以人们平安无事、安居乐业的愿望得名。1958年公社化时命名为太平大队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川村是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鸡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丁店村是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鸡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马村是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鸡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经过现今的上马后,地域变的平坦,后因水土流失,河水冲刷,像一条曲折的道路,当地人又沿河道出行,故取名为川道。…[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四合人由陕西绵阳迁入,时间不详。民国时期,四合村雷店社叫三义村,后并入四合村。1960年以前一半属秦安管辖,一半属通渭管辖,1960年以后同归通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