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两水镇 | 隶属:武都区 |
行政代码:621202103 | 代码前6位:62120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9 | 邮政编码:746000 |
车牌代码:甘K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3.21万人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8个行政村 |
因其地南有白龙江、东有沟坝河,故名。
自然环境:两水镇位于县城西北部,总土地面积5.91万亩,总耕地面积1万亩,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降雨量200毫米,年平均气温14.5℃,全年无霜期280天。
行政区划:辖3个居民委员会,18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6590户,乡镇总人口28014人,乡镇从业人员15134人。
六通情况:18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11个村通自来水,12个村通电话,4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7所,教师322人,在校学生5536人。有医院、卫生院3所,医生126人,病床148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6308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583
2024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两水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24年4月,陇南市人民政府命名两水镇为2025年度陇南市卫生乡镇。
2024年7月,两水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清属两水里,1912年为前两水里,1950年建政为属两水区的两水乡、月石乡、1956年合为两水乡。
1958年公社化时组建两水公社,同年11月扩社又将蒲池、锦屏、石门公社并入。
1961年公社划小时,分设石门、蒲池、角弓、锦屏、两水公社。
1983年改社为乡,1985年设立两水镇。
2004年锦屏乡并入两水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后村社区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前村社区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后坝社区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两水镇由东向西最后一个河坝,故名。1949年以前属两水乡第八保。1950年为两水乡后坝村。1955年为永丰第二初级社。1956年扩为永丰第三高级社…[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是武都城区向西进入两水的第一个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沟坝河将村落一分为二,靠东的称为前村,此村靠西边,相对称之为后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坪上有庙得名庙坪村。1949年前属两水乡第八保。1950年为两水乡第七村。1955年为永丰第七初级社。1956年扩为永丰第七高级社。1958年为两水…[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此地村民多姓谢,而又居住在山坡,故而命名为谢家坡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此村落筑有一个防御性寨子,故名。1950年为两水乡第八村。1955年为永丰第五初级社。1956年转为永丰第五高级社。1958年为两水公社寨子生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此地村民多姓杜,而又居住在山沟,故而命名为杜家沟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其地南有白龙江,东有沟坝河,故名。1950年属两水公社,1961年公社区划调整,两水村属后村大队的一部分,2003年又从后村分离出来,成立两水村民委…[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古时有金马驹钻入山崖,故名。1950年属锦屏乡朱家山村。1958年为白龙红旗公社朱家山大队。1962年为锦屏公社朱家山大队。1968年析置马入崖大…[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偏沟、中沟、水沟三条沟中建有烟墩,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坝中有黄鹿而得名黄鹿坝。1985年地名普查时,按当地黄栌植物茂盛,名为黄栌坝。…[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落有一宋代所建烟墩,故而得名为烟墩沟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落地形俯瞰形似一个山垭,故而命名为土门垭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有一清澈的小溪,故名。1950年为枣川乡清水坪村。1953年属锦屏乡。1955年为清水坪初级社。1956年转为清水坪高级社M958年为两水公社清…[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子对面白龙江的山像一条龙望着凤凰,凤凰化为此山,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震滑坡将江河截断而称断河坝,后嫌“断”字贬义,逐改名段河坝。…[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二郎神赶山时到此休息,其马无法化身,留得其尾巴在人间,当地人将此地叫作马尾巴。…[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村民多姓朱,而又居住在山上,故而命名为朱家山村。…[详细]
红芪:又名红兰芪,产于甘肃省,为多序岩黄芪的根,产量较大,最早种于武都县光明乡。身长条直,质地密实,粉性足,甜度高。红芪是黄芪的一种,为一种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陇南红芪以武都区安化和宕昌县将台一带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