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达川镇 | 隶属:西固区 |
行政代码:620104103 | 代码前6位:620104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1 | 邮政编码:730000 |
车牌代码:甘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0.4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559人 |
人口密度:约22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5个行政村 |
相传很早以前达氏家族来到此地,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就成了现在的达川。
达川乡地处区境西部,位于湟水汇入黄河的三角地带。东豫西固区河口乡相邻,西与红古区平安乡相连,南与永靖县隔黄河相望,北与永登县接壤。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3.4公里,总面积20.45平方公里。总人口6156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1人。乡政府驻岔路村,距党政机关所在地32公里。乡境山地沟壑纵横,川、台较为平坦,宜于种植粮食作物。铁路、公路穿越乡境,交通便利。境内有1个达川社区。乡上有上车村、岔路村、河嘴村、吊庄村、幸福村等。
2024年2月,达川镇被命名为2024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1950年,为皋兰县达川乡。
1956年,达川乡并入民建乡。
1958年,属永登县红古公社达川生产大队。
1959年,红古公社划入兰州市红古区,属之。
1960年3月,为西固公社达川生产大队。
1961年6月,达川生产大队和河口生产大队合并为河口公社。
1962年1月,从河口公社划出成立达川公社。
1982年,改达川乡。
2024年,撤乡改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负责管辖达川乡街道范围内的城镇居民点,相传很早以前达氏家族来到达川,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就成了现在的达川。…[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早在康熙年间,达家台东和达家台西山根人陆续迁居于岔路古城子,后来古城被毁,人们又迁居在东通住小茨沟渡口,南去永靖县焦家渡口,西去红古的三岔路口,故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在乾隆年间,因旱荒严重,人们在湟水边修建了一辆水车进行灌溉农田,由于位于上流,故命名为上车村,后在此设立了上车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此地位于湟水河和黄河的交叉口,由于水流的冲刷,此地有点突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吊有很狭长的意思,庄地形狭长,故名。1950年成立达川乡人民政府委员会,1967年改名为达川公社,1982年10月,将达川人民公社改为达川乡人民政府,…[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民希望生活美满幸福,丰衣足食,故名。1982年10月,将达川人民公社改为达川乡人民政府,“幸福大队”改为“幸福村”,成立的群众自治组织改名为幸福村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