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湫头镇 | 隶属:正宁县 |
行政代码:621025106 | 代码前6位:621025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4 | 邮政编码:745000 |
车牌代码:甘M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6.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2万人 |
人口密度:约13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
唐代时期,湫头镇因境内有一湫祈雨灵验而称“灵湫”。后称“湫头”。
湫头乡位于正宁县东南部,子午岭林缘。东接五倾原乡,南邻三嘉乡,西连永和镇,北与永正乡、山河镇接壤,乡域总面积86.3平方公里。全乡辖7个村,64个村民小组,3985户,18155人。耕地面积30800亩,人均1.7亩。2005年全乡农业经济总收入6168万元,国内生产总值277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942万元、第二产业434万元、第三产业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97元。辖区内有20个机关单位和1个县列完全中学,有党支部16个,党员486名。
南罗公路自东向西穿乡而过,乡村道路四通八达,村庄主干道路晋等升级,农田道路全面联网,现有进村油路1条4.5公里,农二级砂石路7条40公里,群众交通
宋朝时期,为显圣镇。
金时期,为要关镇。
清代时期,设灵湫里,后改要册镇、湫头镇。
民国十六年(1927年),属永和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9月,析置湫头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属新正县第一区。
1949年10月,属正宁县湫头区。
1958年3月,设湫头乡;同年9月,与解家川、五顷塬2乡合并为湫头公社。
1961年5月,析置解家川、五顷塬2公社。
1983年9月,湫头公社改乡。
2024年12月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湫头镇西南沟畔,故称西沟。最早称西沟村。1958年9月,成立湫头(跃进)人民公社西沟生产大队。次年1月,改称湫头人民公社双佛堂大队西沟生产小队。1…[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该村原名金苓寺,寺里和尚拦路抢劫女人,拘留寺里,久久不能破案。后来狗过此地,久咬不走,破了此案,官府火化金苓寺,故而得名狗认寺,后雅化为苟仁寺。…[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最初挖掏的新庄基开始居住人家,故而得名新庄子。…[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代此地建有两处供奉佛像的殿堂,故而得名双佛堂。…[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原住户姓张,由此得名张村。最早称张村。1958年9月,成立湫头(跃进)人民公社张村生产大队。次年1月,改称湫头人民公社双佛堂大队张村生产小队。1…[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此处居住着一位王姓婆婆,去世后,为了纪念她,起名王老婆,后雅化为王郎坡。…[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唐代,境内有一“灵湫”,因祈雨分外灵验而驰名全国。后湫虽干涸,但湫头滩之称尚流传至今。该村因此得名湫头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