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良邑镇 | 隶属:庄浪县 |
行政代码:620825111 | 代码前6位:620825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3 | 邮政编码:744000 |
车牌代码:甘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2.4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万人 |
人口密度:约22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良邑镇因乡政府驻良邑店而得名。
良邑乡位于庄浪县中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0公里,东邻永宁,南接南坪,西依水洛,北靠杨河、通边,庄平公路纵穿全境。年平均气温7.4℃(最高34.4℃,最低-23.6℃),无霜期142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00MM左右,海拔高度在1657—1951米之间,平均海拔高度1772米,总面积62.49平方公里,南北长10.9公里,东西宽6.7公里。
乡人民政府驻进良邑村,清时称野良店。民国时静宁县设良野乡,31年(1942)庄浪改称良邑乡。1960年6月设良邑人民公社。1990年底至1991年初常住人口1947人,流动人口400余人。各种公共设施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无农贸集市。
2024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良邑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文化旅游:
苏苗塬遗址位于平凉市庄浪县良邑镇苏苗塬村西南500米,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长500米,面积约50万平方米。在遗址断面和断崖中发现长60-90米,厚0.5-3米文化层,暴露有灰坑、白灰面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静宁县良野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庄浪县良邑乡。
1949年后,分属通化区的何柳、良邑乡和水洛区的宝泉乡。
1958年12月,庄浪县并人静宁县后,属静宁县通边公社。
1961年6月,分设静宁县良邑公社,社址良邑店;同年12月,恢复庄浪行政区时,为庄浪县良邑公社。
2024年2月28日,灵台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二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上良乡撤乡改镇工作的议案。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地处鸡头古道,有供往来商队住宿旅店得名,1940年改为良野,1942年改为良邑,取繁荣昌盛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有滴水泉,村民临崖而居,故名。1958年通边公社设滴水崖大队,1960年划属良邑公社,1983年改称滴水崖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姓人居住在河畔咀上故名。1958年属通边公社李咀大队,1960年划属良邑公社,1983年改称李咀村委会,2006年董沟村委会并入。…[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一天黑夜雷声大作,暴雨倾盆,一条黑龙从天而降,然后起了两三天黑雾,雾散之后,龙消失,从此称黑龙沟。…[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陈姓人居住地为峡谷故名。1958年属通边公社良邑大队,1960年划属良邑公社后改称陈峡大队,1983年改称陈峡村委会,2006年王山庄村委会并入。…[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陈姓人居住在山梁上故名。1958年属通边公社良邑大队,1960年划属良邑公社设陈家山大队,1983年改称陈家山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苏、苗姓人居住地平坦之意。1958年属通边公社何柳大队,1960年划属良邑公社设苏苗塬大队,1983年改称苏苗塬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何姓人居住在川地平坦处。1958年属通边公社何柳大队,1960年划属良邑公社分设何川大队,1983年改称何川村委会,2006年何柳村委会并入。…[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郭、魏均为姓氏。1958年通边公社设郭魏大队,1960年划属良邑公社,1983年改称郭魏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陈姓人居住在山岔处故名。1958年属通边公社何柳大队,1960年划属良邑公社分设陈岔大队,1983年改称陈岔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李村是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良邑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姓人聚居在较为平坦之地。1958年属通边公社良邑大队,1960年划属良邑公社设杨家大坪大队,1983年改称杨家大坪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委会驻王家中庄。杨、王均为姓氏。1958年属通边公社良邑大队,1960年划属良邑公社分设杨王大队,1983年改称杨王村委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