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杨村镇

地名:杨村镇隶属博罗县
行政代码:441322105代码前6位:441322
行政区域:广东省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长途区号:0752 邮政编码:516000
车牌代码:粤L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3.78万人
人口密度:315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个社区、2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杨村镇因元末杨氏从江西南部南雄渐次迁此建村,故名。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杨村镇被命名为2024年广东省卫生乡镇

2024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杨村镇人口数量为3.78万人,位列博罗县各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2位。

基本介绍:

杨村镇位于博罗县东部,是一个以工业为主体,农业及第三产业并举的的新型现代化城镇,也是广东省中心镇之一。杨村镇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万多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柑桔、番石榴、甜木瓜闻名遐迩。

交通:杨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距惠州、博罗40公里,广州125公里,深圳、东莞120公里。东邻河源、北接龙门。京九铁路、205国道和金龙大道、惠河高速公路横穿全境。其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是粤东地区陆路交通的咽喉要道。

水电:镇内拥有1座11万伏的输变电站,供10万人所需的自来水厂。

政府服务:该镇遵循“你投资,我欢迎;你发财,我高兴;你有困难,我帮助”的工作

+查看详细杨村镇概况>>

文化旅游:

旺旺农场

旺旺农场位于惠州市博罗杨村镇金龙大道旁,占地面积4000多亩,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基础,集观光、旅游、健康、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新型农场。农场种植有番石榴、青枣、木瓜、杨涛等十多种优质高效水果,设

博罗通奉第

通奉第,又称通奉大夫第,位于惠州市博罗县杨村镇井水龙村。是明清时文官贵族的住宅:宅第、府第。正从二品通奉大夫或者正从通奉大夫级别的贵族住宅。据传朱熹后人朱时瑛(第九世)明朝嘉靖年间(约公元1

历史沿革:

明崇祯二年(1629年),村附近设圩,称杨村圩。

清乾隆四年(1739年),属苏州巡检司。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第六区清平(显村)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第三区杨显乡。

1953年,为第二区。

1958年,建杨显人民公社。

1959年8月,分设杨村、观音阁、石坝、麻陂人民公社。

1983年,撤社设区。

1986年冬,撤区建镇。

罗浮山
杨村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杨氏从江西和广东南雄迁至此处建村起名杨村,政府驻地在杨村,故名。…[详细]

显村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社区位于显村中心,故名。原属于杨村办事处,1978年设显村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李村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于1999年改设村委会,由杨村镇政府提出命名申请,报博罗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因村委会驻地位于李村,故名。…[详细]

石滩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于1999年改设村委会,由杨村镇政府提出命名申请,报博罗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因村委会驻地位于石滩村,故名。…[详细]

羊和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羊头岭的羊字,五和社的和字,故名。清朝时期,属苏州巡司署辖兴都;民国时期,属博罗县泰美辖维新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博罗县泰美镇;1955年,属…[详细]

耀潭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鹞子潭,曾用名耀珠潭。明朝万历年十四年,纪、王、郑、林等氏从福建省漳州府迁来定居,因村附近低洼积水成潭,地形像鹞子,得名鹞子潭。后因文人认为此名不…[详细]

宝潭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始建于明末清初,由博罗县泰美镇三径人口迁移至此地而形。因祖先来到村中居住时发现从象头山脚下的山脉像舞龙一样向东北方向延伸到杨村河畔,河水穿过宝龙山洞,…[详细]

陈村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于1999年改设村委会,由杨村镇政府提出命名申请,报博罗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因村委会驻地位于陈村村,故名。…[详细]

水华寨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622年张万全兄弟从兴宁县大城下迁来定居,因村前有一条河水流过,村后古树覆盖山寨,显得十分华丽。故取名水华寨。…[详细]

星光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始建于明未清初时期,由江西石井人口迁移至此地而形成。周氏记载在明末清初,周氏祖宗落户在山岗的边沿开基,繁衍生息形成一个单一的周氏而取名星光村,曾用…[详细]

大井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有两个片村,一个是大岗岭,一个是井头岭合并各取一字命名。…[详细]

塘角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祖先来到村中居住时在村有一处角落的地方有个天然湖古塘,族人分别建房居住后取名塘角村。…[详细]

新前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为老围,1953年在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要守旧,不受旧传统观念影响,不断更新前进而得名。…[详细]

合水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合水意指两条小河合在一起,俗称合水围。清朝时期,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属博罗县第五区柏塘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博罗县柏塘乡(第二区);1…[详细]

大岭下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明朝年间,陈,周,曾三氏从兴宁长乐迁此定居,黄氏又于清朝道光年间,从杨村新田迁至于此定居,落居之处四面高山环绕,且地处大蓼山(羊角山)下,故名。…[详细]

上车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嘉庆年间,建村时缺水种田,在柏塘河建造水车,接水到上坝,故名。…[详细]

埔莲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埔尾片与连塘片合并,故名。清朝时期,属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属博罗县显村圩第六区清平乡;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博罗县第三区显杨乡;…[详细]

径口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该村始建于清朝时期,由广东五华、福建漳州人口迁移至此地居住而形成。因祖先来到村中居住在村的分叉径口分别建房居住成一排排,故名。…[详细]

竹子园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竹子成林,围成整个村庄,到处可见竹林,望以后代子女成群,节节高。(村委上报)明朝末年,黄氏从惠阳县大岚移居到麻陂镇宝溪的黄泥岭,后来由黄泥岭连夜出走…[详细]

新田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来新田营、新田高级社合并各取一字命名,故名。…[详细]

坑美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坑美原名亨美,王氏祖先明朝初期由江西南雄府迁来杨村渡头,后来其中有一子迁来此地发现这里,土地肥沃,交通方便环境优美,故取名亨美,解放初期,因建乡需刻公…[详细]

井水龙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始建于明朝末年,由博罗杨村耀潭分村迁移至此地而形成的。因先祖在建造祠堂时在祠堂内放香炉盆的地方下面有一股泉眼自然流出井水而取名井水龙。…[详细]


还有7个地名与杨村镇同名:

查看全部8个杨村镇>>


以下地名与杨村镇面积相当:
  • 旺旺农场
  • 博罗通奉第
  • 罗浮山
  • 五矿·哈施塔特旅游小镇
  • 秋枫寨旅游区
  • 广东航天农业科技生态园
  • 杨村镇相关名人
    杨村镇特产与美食
    杨村镇民俗文化
    麻陂镇
  • 观音阁镇
  • 公庄镇
  • 杨村镇
  • 柏塘镇
  • 泰美镇
  • 湖镇镇
  • 长宁镇
  • 福田镇
  • 龙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