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

地名:磷溪镇隶属湘桥区
行政代码:445121111代码前6位:445121
行政区域:广东省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长途区号:0768 邮政编码:521000
车牌代码:粤U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76.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7.06万人
人口密度:约924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3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据《海阳县誌》志:“磷溪一名麟溪,俗名溪口。

基本介绍:

磷溪镇位于潮州市区东南面,镇域69.4千方公里,下辖引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7.5万人。2002年工农业总产值8.11亿元,工商税收246万元,人于纯收入2955元。

2002年,磷溪镇党委、政府积极带领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引导全镇人民抓住机遇,利用优势,积极探索,拓展磷溪经济发展路子。一是做活做好农字文章。突出城郊区位优势,着力推广名、优、稀无公害果蔬的种植。引导、推广种植绿色蔬菜,全镇已有蔬菜种植基地10多个,其中介菜种植项目还得到省的扶持;引进新加坡杨桃、泰国杨桃等优质品种的种植,继续提高杨桃、香蕉、橙等磷溪名牌水果的知名度,同时着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特别是杨桃高

+查看详细磷溪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磷溪镇被命名为2024年广东省卫生乡镇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镇名单发布,磷溪镇上榜。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镇名单,磷溪镇榜上有名。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磷溪镇人口数量为7.06万人,位列湘桥区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位。

文化旅游:

丁宦大宗祠

丁宦大宗祠位于湘桥区磷溪镇仙田三村,时代为明-清。2006年,丁宦大宗祠被公布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北宋年间(960年—1127年),磷溪分属海阳县怀德乡的秋溪都和水南都。

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分属海阳县的东厢都、秋溪都和水南都。

民国元年(1912年),都改为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潮安县第四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分属秋水乡和东厢乡。

1950年春,改称第四区(后洋堤村从饶平县割人澄海县,随后划入潮安县第四区)。

1952年,第十三区从第四区分出。

1957年,割涸溪

+查看详细磷溪镇历史沿革>>

上水门城楼
磷溪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70年由潮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详细]

福聚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7年成立福聚村委会,1989年改为福聚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改为福聚村民委员会。…[详细]

塘边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7年成立塘边村委会,1989年改为塘边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改成塘边村民委员会。…[详细]

仙田一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7年成立仙田一村委会,1989年改为仙田一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仙田一村民委员会。…[详细]

仙田二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7年成立仙田二村委会,1989年改为仙田二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仙田二村民委员会。…[详细]

仙田三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7年成立仙田三村委会,1989年改为仙田三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仙田三村民委员会。…[详细]

凤美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7年成立凤美村委会,1989年改为凤美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凤美村民委员会。…[详细]

埔涵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7年成立埔涵村委会,1989年改为埔涵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改成埔涵村民委员会。…[详细]

窑美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7年成立窑美村委会,1989年改为窑美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窑美村民委员会。…[详细]

田心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7年成立田心村委会,1989年改为田心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田心村民委员会。…[详细]

顶厝洲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成立顶厝洲村委会,1989年改为顶厝洲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顶厝洲村民委员会。…[详细]

仙河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成立仙河村委会,1989年改为仙河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改成仙河村民委员会。…[详细]

塔后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成立塔后村委会,1989年改为塔后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改成塔后村民委员会。…[详细]

急水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成立急水村委会,1989年改为急水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改成急水村民委员会。…[详细]

饶砂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成立饶砂村委会,1989年改为饶砂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饶砂村民委员会。…[详细]

后洋堤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成立后洋堤村委会,1989年改为后洋堤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后洋堤村民委员会。…[详细]

仙美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成立仙美村委会,1989年改为仙美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改成仙美村民委员会。…[详细]

北堤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成立北堤村委会,1989年改为北堤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改成北堤村民委员会。…[详细]

阳山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成立旸山村委会,1989年改为旸山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改成旸山村民委员会。…[详细]

内坑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成立内坑村委会,1989年改为内坑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改成内坑村民委员会。…[详细]

美堤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成立美堤村委会,1989年改为美堤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美堤村民委员会。…[详细]

岗湖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成立岗湖村委会,1989年改为岗湖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改成岗湖村民委员会。…[详细]

溪口一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7年成立溪口一村委会,1989年改为溪口一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溪口一村民委员会。…[详细]

溪口二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7年成立溪口二村委会,1989年改为溪口二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溪口二村民委员会。…[详细]

溪口三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87年成立溪口三村委会,1989年改为溪口三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溪口三村民委员会。…[详细]

溪口四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7年成立溪口四村委会,1989年改为溪口四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溪口四村民委员会。…[详细]

溪口五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7年成立溪口五村委会,1989年改为溪口五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溪口五村民委员会。…[详细]

溪口七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7年成立溪口七村委会,1989年改为溪口七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溪口七村民委员会。…[详细]

溪口八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7年成立溪口八村委会,1989年改为溪口八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溪口八村民委员会。…[详细]

英山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成立英山村委会,1989年改为英山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英山村民委员会。…[详细]

西坑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成立西坑村委会,1989年改为西坑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西坑村民委员会。…[详细]

芦庄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成立芦庄村委会,1989年改为芦庄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芦庄村民委员会。…[详细]

磷溪镇特产

仙田松番薯

仙田松番薯白色条形弯曲块茎。富含淀粉蛋白质和多种微量矿物质,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等药膳作用是番薯类的上品。熟薯肉质松冇、馨香甘纯、清甜适口,是餐桌上的佳品。传说自明朝由南洋引进。后仙田一村选优质株系进

溪口香蕉

  香蕉良种,原产地在磷溪镇溪口村。溪口村地处韩江下游,属冲积土壤,土层深厚肥沃,土质疏松,排灌方便,极适宜香蕉生长。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本村举人刘时颖旅经番禺县带回香蕉二

溪口卤鹅肉

溪口卤鹅肉是溪口的民间特产,口味独特,刘氏的祖先大胆创新,突破原先的五香八角的原配料,使用南姜、红蒜、白糖等原料卤制的卤汤,从而使鹅肉变得香甜可口,原配方是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香精,并且刘氏后代根据人们


以下地名与磷溪镇面积相当:
到磷溪镇必去著名景点

磷溪镇相关名人

磷溪镇特产与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