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太蛟村 | 隶属:上华镇 |
行政代码:440515100205 | 代码前6位:440515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54 | 邮政编码:515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粤D | 行政级别:村 |
“太蛟村”指明代建村,靠近土地爷宫,俗称宫仔巷。村落林木茂盛,少受外界干扰,又改名太平村。1949年与南蛟村合为一村,各取两村村名其中一字,称太蛟村。1953年分拆独立为村,称太蛟村。
2024年1月,广东省乡村振兴局确定太蛟村为2024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单位。
太蛟村简介
澄海区上华镇太蛟村位于澄海城区西北方向约11公里处,是二战时期的革命老区村。全村总人口300人,70户,耕地面积67亩,经济以农为主。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扶贫和挂钩单位的支持帮助下,经过共同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本完成了村水泥路面及村址建设。村容村貌得到逐步改观。工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逐步完善,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村集体经济相当困难,负债近30万元,严重制约村各项工作的开展。要真正改变本村落后的经济状况还需要党群的艰苦奋斗和努力。
太蛟村与山边村、下陈村、沙坝村、云乔村、南界村、东林美村、东林头村、陇尾村、蛟头叶村、菊池村、下溪东村、湖心村、横陇村、涵吕村相邻。
前属海阳县上外莆都。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属澄海县上外莆都。
1921年废都设区,属上外区。
1949年太平村与南蛟村合并,各取其中一字,称太蛟村,属上华区。
1953年太蛟析分为太蛟、沟头叶(南蛟)村,南界王、南界蔡、南蛟、太蛟村合称南界乡。
1956年南界乡、渡头乡、夏塘乡合称夏塘乡。
1958年9月成立澄海县人民公社,属第三支队304团。
1959年属上华人民公社。
1984年1月设区建乡,南界、蔡厝
太蛟村附近有前美古村、陈慈黉故居、名贤余氏家庙、德华民俗文化公园、樟林天后圣母庙、樟林古港等旅游景点,有橄榄菜、酸咸菜、东里猪脚饭、卤鹅、猪头粽、樟林鼠曲粿等特产,有澄海蜈蚣舞、澄海灯谜、潮阳英歌、潮阳剪纸、南澳渔民舞草龙习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