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红草社区 | 隶属:红草镇 |
行政代码:441502100001 | 代码前6位:441502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660 | 邮政编码:5166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车牌代码:粤N | 行政级别:社区 |
建于北宋,原叫清初圩。清末白知县迷信海丰为牛地,为牛添食,将其改名为青草圩。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老苏区。1927年12月海陆丰苏维埃政权成立后,改为红草。
红草社区位于汕尾市城区北部,面海背山,南距汕尾市区(沿公路)约19公里。2009年,红草社区总人口5388人,民居建筑从传统楼房式的岩石瓦木结构为主,走向钢筋混凝土杠架结构。居民主要从事商业、服务业及副业等。该地因背山面海,地处长沙湾畔,养殖业十分发达,盛产牡蛎、对虾、膏蟹等优质海产品,海水养殖业的“青草蚶(血蚶)”曾以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及异地罕有的优质特点,誉走四方。
红草社区与亚洲村、海梧村、南汾村、西河村、三和村、晨洲村、拾和村、五雅村、新村村、径口村、青山村、梧围村、光明村、埔边村相邻。
该村委会原属青草圩,1959年划分为2个大队。
1968年合并为青草大队,1971年划出青二大队,更名为居民大队,后改设青草居委会。
2002年设红草居委会至今。
红草社区附近有凤山祖庙旅游区、红海湾旅游区、海岸第一山、得道庵、遮浪南海观世音旅游景区、汕尾云山观等旅游景点,有柿饼及青梅、鸟梨、潮汕赤蟹、菜稞、生啫菜、千层糕、姜薯等特产,有凤山妈祖炮会、正字戏、陆丰皮影戏、汕尾滚地金龙、白字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