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莞城街道博厦社区

地名:博厦社区隶属莞城街道
行政代码:441900006006代码前6位:441900
行政区域:广东省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长途区号:0769 邮政编码:523000
城乡分类:主城区分类代码:111
车牌代码:粤S行政级别:社区
基本介绍:

莞城博厦社区成立于2003年7月1日,前身是博厦街道工作办公室,辖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2024年末户籍2547户,人口10063人,居民房屋以单家独院式住宅为主。

博厦社区处于老城区之中,位于莞城的西北面,北与万江坝头社区相接,南望莞城西隅社区,东江和运河流经东西两端。辖区内没有重工业企业,绿地面积居多,境内有2KM长的广东省绿道和自行车专用道。博厦历史名人辈出,古有广东四大名园可园园主张敬修、《东莞县誌》主要撰写人张雨果,近有抗战将军张达、“运河之父”张如、数学奇才张启正等,现代则有东莞文史学界的“泰山北斗”杨宝霖。博厦历史文化深厚,张敬修所建之可园是既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也是岭南画派

+查看详细博厦社区概况>>

文化旅游:

张如故居

张如故居位于莞城街道博厦社区可园绿绮楼,GPS坐标:北纬23°0240.3,东经113°4418.3,海拔高程4米。可园由东莞博厦人张敬修所建,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修筑成园,与顺德清晖园、佛山

张镇镛庄园

张镇镛庄园位于东莞市莞城区博厦社区高桥坊三巷。为清同治年间制造-原料硝石、硫磺的商人张镇镛的家宅。原由分布于地堂两侧的6栋房屋组成,现仅存高桥坊三巷9号一栋房屋,其余或损毁废弃、或改建为现代

博厦庶常张公祠

博厦庶常张公祠位于东莞市莞城区博厦社区二甲坊10号。清代初期,为纪念博厦七房人先祖张庶常而建,张敬修、张达等为该房后裔。公祠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三进四连廊结构,通面阔11.9米,通进深约25米

信息来源:东莞市人民政府

历史沿革:

"宋朝年间,建有许多亭台楼院,众多文人雅士聚此,多有博学寒儒,引杜甫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取名博厦。

民国三十六年(1947),博厦乡8个保并入县城镇。

1949年后称博厦乡,属莞城市;1950年称环城乡,属莞城镇;1951年复称博厦乡;1958年公社化,与罗沙合称博罗营;1961年称博厦大队;1968年成立博厦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称博厦管理区;1987年属城外街道办事处;

+查看详细博厦社区历史沿革>>

周边相关:

博厦社区附近有张如故居张镇镛庄园博厦庶常张公祠海战博物馆东莞可园华阳湖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有莞香麻涌香蕉东莞荔枝莞草东莞千角灯石龙麦芽糖等特产,有东莞木鱼歌东莞咸水歌庙会(茶园游会)东莞龙舟制作技艺东莞赛龙舟东莞麒麟舞等民俗文化。

塘尾明清古村落

张如

张如(1911—1999),原名张广业,又名张虞,东莞莞城博厦人。1925年入东莞中学读书。1932年至上海寻帐讯

莞城街道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