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文化旅游景点

彭屋彭氏大宗祠

彭屋彭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彭屋村,建于明嘉(1521-1566)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有四百余年历史,由彭屋村史上名人彭世潮(御赐进士官拜陕西道监察御史),及举人彭礼(官拜通山县都谕)合力筹款建成。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家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由于缺乏资金,建筑期历时十八载。宗祠座东北向西南,占地六百多平方米,共分三进。由三十六条石柱支撑而成。两廊是乐亭,中央觐亭,为谒祖行礼之用。故亭前有一联云:进一步趋跄凛肃,历三级揖让雍容。全祠结构雄伟,古色古香,内有两件珍品:“龙凤柱”一双,珍稀石“门鼎”一对。现存良好。此物之来由有一宗

金溪文化古村

永丰县旅游重点景区。位于陶唐乡境内,距乡政府5公里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咸亨初年,距今已绵延了上千年,成为永丰历史见证。自宋绍兴年间始就官宦商贾辈出。宋、元、明、清历朝以来,该村的进士就达十余名。村落民风古朴,建筑华丽,颇具江南特色。整个布局以金溪为经纬分两相四仪式构筑,现还完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原貌,现存明清建筑20多栋,祠堂3座,书院4座,民宅大多依水而建,村庄呈合掌对居,错落有致,家家门前竖立一块大门坊,牌坊、门楼、房檐、楹联处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静淌的小河,悠远的深巷、古老的院落,参天的古树,依稀显出明清繁荣之貌。自古以来,这里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文化气息浓厚,是一个集建筑、仿古、文化为一休的古村落。

东莞丁氏祠堂

东莞丁氏祠堂地处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丁屋村。始建于明朝景泰(1450~1461)年间,清朝光绪九年(1883)重修,现存良好。在东莞素有“三间祠堂、四间庙”之说,历代传闻,“丁氏祠堂”就是其中之一。 祠堂坐南向北,呈长方形,是一组左右通巷、深三进院落式建筑群,占地约500平方米。由长方形大理石铺砌而成的左右青云石巷,令庭院群相隔而座,相互廊道穿插。祠堂正中“存著堂”供奉先祖灵位。厅堂轩昂,雕梁画栋,庭院幽雅。檐梁之处,龙飞凤舞,造型维妙,人物栩栩如神,其技艺之精湛,建筑规模之宏伟,充分体现我国古代南方建筑的传统风格。2002年,被列为东坑镇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月列入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又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之

丁氏祠堂及丁屋村古围墙

丁氏祠堂及丁屋村古围墙位于东坑镇丁屋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第八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彭氏大宗祠

彭氏大宗祠位于东坑镇彭屋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第八批东莞市奈锉;さノ弧?/p>

塔岗李氏宗祠

塔岗李氏宗祠位于东坑镇塔岗村西门村民小组,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24年11月,被公布为第九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前至宗祠滴水外延5米,左、右、后以周边民居滴水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起左、右、后向外延伸30米不等。

初坑村十八烈士纪念碑

初坑村十八烈士纪念碑(又称正坑十八烈士纪念碑)位于东坑镇初坑村独岭,GPS坐标:北纬22°5907.0,东经113°5531.3,海拔高程9米。1946年4月上旬,东江纵队第一支队第二大队第一中队的30多名指战员集结在东莞寮步凫山乐平围(俗称簕棚围)村后的荔枝园里,被当地-武装发现。4月16日,国民党军队和当地-武装对他们进行突然袭击。该中队迅速向大岭山方向突围撤退,驻东坑正坑村休整。20日凌晨3时许,该中队被驻寮步的国民党第五十四军三十六师一○八团第三营一个连和寮步联防队共200多人包围。游击队员迅即突围,与敌人进行激战。战斗持续至上午11时,由于敌众我寡,有18名游击队员在突围中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这18名烈士的遗体由正坑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