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花山镇 | 隶属:花都区 |
行政代码:440114104 | 代码前6位:440114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0 | 邮政编码:510000 |
车牌代码:粤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2.3万人 |
人口密度:106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26个行政村 |
花山镇由花城、平山两大乡组成人民公社各取一字名为花山公社,故名。
2024年9月,2025年度全国千强镇名单揭晓,花山镇位列第534名。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镇名单发布,花山镇上榜。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镇名单,花山镇榜上有名。
2024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花山镇人口数量为12.3万人,位列花都区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位。
2024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4年淘宝镇,花山镇榜上有名。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花山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4年10月,广东省林业局认定花山镇为2024年广东省森林小镇。
花山镇位于花都区城区东部,毗邻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总面积116平方公里,下辖26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2004年,全镇总人口75458人,另有外来人口20958人。花山镇有华侨及港、澳、台同胞5万多人,是广州市重点侨乡。
文化旅游:
香草世界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中国首家以种植香草为主题,集香草育苗、种植、食用、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基地。基地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位处广州清远和粤北等地高速路旁
文笔岭观音古寺坐落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花城村。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808年),抗日战争时期,战火纷飞,致使寺院遭受严重的破坏,文革期间又遭到了人为的破坏。1995年重建。传说,古时有一位老
花县县立初级中学钟楼位于花都区花山镇花城村花城中学,年代为1935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至花城中学教学楼东立面
勋庐位于花都区花山镇平山村,年代为1927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又名“读月楼、德仔楼”。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东入口相邻道路现
思明西校位于花都区花山镇平西村树滋庄,年代为1925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至南面水塘的北边线,其余从建筑物外墙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花县始建起,县城一直设在花山镇。
1950年,花山镇为花县一区。
1956年,分成花城、两龙、坪山三个乡。
1958年,合并为花城、坪山两个大乡。
1958年10月,以两乡合并,各取一字得名为花山公社。
1983年,改称花山区。
1987年3月,全县撤区改镇,称为花山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位于两龙圩内,故名。自命名以来沿用至今。1987年1月,隶属花山区公所。1987年3月,隶属花山镇人民政府。2001年居委会驻址搬迁到两龙大街26号…[详细]
热橙社区:南至花都大道,北至流溪河右干渠,西至平山长乐路、永明门口田路、永明大街,东至启源大道。…[详细]
平龙社区:南至花都大道,北至流溪河右干渠,西至花城街与花山镇行政管辖范围分界线,东至平山长乐路、永明门口田路、永明大街。…[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岭与田螺湖合并,各取一字,定名东湖乡,“东湖”由此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平山之东,故名。1956年成立三丰、东岭、南方三个高级农业社,1958年转为三个大队,1960年,三大队合并,1969年曾改名新东大队,1974…[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传说小布圩东侧的背部,龙脉南延至此为龙口,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由革新、仁和两大队合并为一大队,各取一字,名为“新和”,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村庄建于一块平坦地上,故名。约在明代嘉靖年间,此处原是一??地,由江村江乙祖的人迁来建村,1956年成立演澄、西岭两高级农业社,1958年…[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该地原是小山丘,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年)把山丘移为平地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平山西部,故名。1956年,成立联和、联群,西村三个高级农业社,1958年改为大队,1960年合并为一大队,1983年东撤销队制建立平西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村旁有草场和骆溪,骆与“洛”谐音,故名。…[详细]
东华村位于镇域中部。西侧与铁山村接壤,东边和北边分别与洛场村和两龙村相邻,西侧与铁山村及居委会相邻,距离新白云国际机场4公里。 东华村所处地…[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永盟、龙星两农业社合并,因原永盟规模较大,故用永盟为名,后改永明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位于两龙圩旁,故名。1949年,全国解放,两龙建乡。1956年成立南岭、豸边两高级农业社,1958年转为大队,1960年两队合并。1969年改称红旗…[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地处花山镇最东面,故名。1950年成立元田、东星、西星三个高级农业社,1958年各自转为大队,1960年合并为一大队。1983年撤销队制,建立东方乡…[详细]
南村位于花山镇北2公里处,交通便利,因地处花山之南,故名南村。南村地处平原地带,地势平缓,年平均气温21.7℃,气候温和湿润,光热充足,气候宜人,是种…[详细]
铁山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中部,由铁山二十个生产队组成;本次规划范围为铁山村村域范围,东面与南村相连,南临永明村,西靠五星村,北接儒林村和石林村,村…[详细]
五星村村委会位于花都区花山镇西边,面积约3.5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民小组,2009年末总人口2816多人,是花山镇经济最落后的村之一,五星村委会距离…[详细]
和郁村村域面积432.91公顷,位于花山镇的西部,与花山镇区距离较远,其西侧为芙蓉片区中心,与五星村、罗仙村、新庄村、和郁村、长岗村相邻。 …[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是由黄麻??、宝珠岗两条主要片村组成,两村各取一字,命为??岗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由永丰、同乐两大队合并,各取一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花城圩内,故名。康熙二十四年(1685)花县建立,县治设在平岭村(今花城)。1946年7月,花城设乡。1949年10月下旬,花县人民政府成立于花…[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旧县城之西,故取名城西。1960年,西玹、共和两大队合并,1968年曾改向阳大队,1974年复称城西。1983年撤销队制,城西由原称生产大队改称…[详细]
儒林村位于花山镇西北部,东南西北方面分别是与城西村、红群村、铁山村、五星村、紫西村接壤。 对外交通联系方便,山前旅游大道从村的北部穿过,与…[详细]
红群村位于花山镇中北部,东与永乐村为邻,南与铁山村、南村相接,北与城西村、源和村接壤,西与儒林村毗邻。 红群村地处花都区花山镇中北部,气候温…[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集源、四和两农会合并,各取一字,故名。1956年成立源和高级社,1958年转源和大队,1967年复称源和。1983年取消队制,成立源和乡。1987年1…[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紫坭庄、西安村合并,两村各取一字称为紫西村,故名。…[详细]
福源村位于花山镇北部,分两个片区,水库片区主要是福源水库和山林地。移民安置片区主要是村庄建设用地和耕地、园地。 福源村水库片区地处丘陵地带,…[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附近有座狮子山,解放前称狮洞,1958年改称狮民,取狮洞人民之意。…[详细]
刘绥华(1903~1938),原名有禄,又名其中,花山镇两龙村人,革命烈士。刘绥华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刘文湛,是乡村医师,母亲梁氏是家庭妇女,全家8口,全靠父亲行医勉强维持生计。刘绥华8岁进私塾读
陈道周(1899~1927),又名陈杜,花山镇仙阁村陈庄人,革命烈士。陈道周出身农民家庭,幼年丧父,靠母亲租种地主田地维持家庭生活。因家境贫寒,十多岁便到南海县五眼桥一中药店当杂工,但不堪忍受店主欺凌
刘伯强(1901~1927),又名建元,花山镇两龙村人,革命烈士。刘父佩贤,继承祖业在两龙圩经商,专营酒米榨油业。刘伯强8岁就学于沥贝村塾,15岁以优异成绩考入广东省立一中(即广雅中学),23岁毕业。
利树宗(1893~1957),字柱石,花山镇小??村(今属新和村)人。民国初年毕业于黄埔陆军小学堂,民国8年(1919)后,先后在粤军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训副官等职。民国24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