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梅园社区 | 隶属:长洲街道 |
行政代码:440112010002 | 代码前6位:440112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0 | 邮政编码:510000 |
城乡分类:主城区 | 分类代码:111 |
车牌代码:粤A | 行政级别:社区 |
辖区面积:约.68平方公里 | |
由梅园居委会和红梅居委会合并,旧时附近有一种有梅花的园林,故名。
2024年11月,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认定梅园社区为广州市2024年绿色社区。
梅园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黄埔区长洲街东北部,辖区面积0.68平方公里,共有1188户住户,常住人口4430人,流动人口385人。由海军4801工厂、海军4801黄埔军械修理厂、海军部队、原黄埔水泥厂构成。梅园社区在推进社区建设中,坚持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主体、以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为宗旨,围绕社区建设、管理、服务这一主题,积极开展社区工作,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稳步发展。梅园社区先后荣获广州市“文明社区”、黄埔区“文明社区”、黄埔区“无毒社区”、黄埔区“综治维稳先进单位”、黄埔区“人口与计划生育五好居委”、广州市黄埔区“巾帼文明岗”、广州市“绿色社区”、广东省“城
文化旅游: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中国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民国13年(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陆军军官学校”而后
民国广州东征阵亡烈士墓园位于广州东郊黄埔长洲岛万松岭。是纪念黄埔军校师生在1925年两次东征中光荣牺牲的516位烈士的墓园。墓园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由纪念坊、墓道、凉亭、墓冢和纪功坊组成一
1983年成立,由“四八〇一厂居民委员会”改名为梅园居民委员会。
后与原红梅居委会、大地居委会合并,梅园社区居民委员会此名沿用至今。
梅园社区附近有广州黄埔军校旧址、东征阵亡烈士墓园、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南海神庙、辛亥革命纪念馆、广州丹水坑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萝岗糯米糍、萝岗甜橙、萝岗杨梅、黄埔宴、广式烧腊、罗岗话梅等特产,有波罗诞、萝岗香雪的故事传说、金花娘娘的传说、玉岩诞、从化水族舞、舞春牛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