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白花镇

地名:白花镇隶属惠东县
行政代码:441323102代码前6位:441323
行政区域:广东省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长途区号:0752 邮政编码:516369
车牌代码:粤L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203.6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7.11万人
人口密度:34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个社区、26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白花古称白芒花。墟镇原是长满芒草的荒地,每逢秋冬时节,芒草开花,墟镇一带白茫茫一片,故称此地为白芒花,后简称白花。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白花镇被命名为2024年广东省卫生乡镇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镇名单发布,白花镇上榜。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镇名单,白花镇榜上有名。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白花镇人口数量为7.11万人,位列惠东县各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

2024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4年淘宝镇,白花镇榜上有名。

基本介绍:

白花镇位于惠东县西南部,距县城平山镇 9 公里,东邻本县大岭、稔山两镇,南接惠阳区霞涌镇,西北、西南分别与惠阳区良井镇、沙田镇接壤,下辖 1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6 个村民委员会,全镇区域总面积 203.61 公里,约 305415.3 亩,其中耕地面积 65588 亩, 2004 年末全镇户籍总人口 61415 人,其中农业人口 51625 人,外来人口 17500 人,劳动力总人口 42100 人。 白花镇地形属丘陵类,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西枝江流经本镇北部镇界线。主要河流白花河发源于镇南部山区,大部分水流源于铁炉嶂山脉,河流自南向北流经莆田、福田,长塘、长联、李洞、长沥、联进、高埠、

+查看详细白花镇概况>>

文化旅游:

黄沙塘高桥

黄沙塘高桥位于惠东县白花镇坦塘行政村黄沙塘村。始建于清代,为四孔平梁青麻石质石桥,横跨黄沙塘沥两岸。呈东南-西北走向,全长21.57米,桥面宽0.8米。桥墩为两组,用两根竖立的长方形石柱,上

历史沿革:

明代及清初,属归善县管辖。

民国二十六年(1931年)属惠阳县管辖。

1950年6月,惠阳县划分9区1镇,白花境内分别属于莆田乡、白花乡、忠信乡和高河乡。

1952年,大部分属惠阳县第十二区(白花),高埠、太阳属第十一区(平山)。

1957年12月,境内设白花乡和莆田乡。

1958年10月,成立白花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惠阳县划分9个区,白花属平山区。

1965年7月,惠东县从惠阳析出,白花隶属惠东县至今

+查看详细白花镇历史沿革>>

巽寮湾
白花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墟镇原是长满芒草的荒地,每逢秋冬时节,芒草开花,墟镇一带白茫茫一片,故称白芒花,后简称白花,故名。…[详细]

沿河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位于沿河一带,故名。2024年4月,依据惠东府函﹝2011﹞99号文的批复,由白花社区析出称沿河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夏竹园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相传先祖迁入时,此处为一片大竹园,时逢夏季,取名夏竹园。…[详细]

长沥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相传原有一水沥由村外通至村前,在地势突起处停堵,得名崛沥,解放后,政府兴修农田水利开挖此水沥,使之畅通,形成一条长沥,改名长沥。…[详细]

联进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历史上无“联进”之称,联进名称始于“公社化”时,将高围、尧山、后觉塘、昂湖塘等村合并为一个行政建置,以联合进步为主旨,取名联进。…[详细]

凌坑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山塘、小河里菱角成片生长,故名菱坑,后人按客家方言取其谐音改称凌坑。…[详细]

西山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村庄西南面有座形以半月形的山岭,故称西山月,后简称西山。…[详细]

田洋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称田村,因村素有“洋山沥水”之称,解放后,改称田洋。…[详细]

南龙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位于白花镇南部,村落后靠一连绵不断的山岭,远看浑似一条巨大的蛇,蛇头向东,蛇尾向西,取名南蛇埔,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南龙。…[详细]

明星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星”比喻成绩卓绝、才华出众的人,因村民希望本村能够有人才出现,取名明星村。…[详细]

莆田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先祖迁入此处时,村庄田地长满蒲草,故名蒲田,后人为方便记录,取“蒲”字的方言谐音,改名莆田。…[详细]

福田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祖先迁入时,希望此处年年五谷丰登,取名福田。…[详细]

湖球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先祖迁放时,此处有一个圆形大湖,取名湖球。…[详细]

谟岭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落地势较高,原为小山岭,取名谟岭,有谋求发展之意。…[详细]

长塘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由长联村分出,因村有一个大池塘,取名长塘村。…[详细]

长联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形南北长,取名长联村。明洪武五年(1372)迁入;明清两代属归善县碧甲司长安约;民国20年(1931年)属惠阳县第四区长安东乡;1949年12月称…[详细]

田屋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田氏先祖最先迁入,迁入后以姓氏取名田屋,后邱、陈、罗、刘、杨、廖六个姓氏相继迁入后,仍沿用田屋。…[详细]

联丰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由莲塘子,苏丰两生产队合并,各取一字得名联丰。…[详细]

集联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双子塘与上油塘并村,取名为集联。明代迁入;清朝属归善县黄洞社良塘约;1933年,属惠阳县第四区良塘东;1949年12月,称集联村;1951年11月,称…[详细]

石陂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居民点不远处有一个用石头建造的大陂头,供村民洗衣服,取名石陂村。…[详细]

李洞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村民对李洞的诗感兴趣,故名李洞村。清代属归善县上下淮社碧甲司;1940年,属惠阳县第四区潭安乡;1949年12月,属惠阳县平白区长沥乡,称李洞村;…[详细]

李坑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四面环山,宛如一个大坑,遍植李仔树,取名李坑村。…[详细]

坦塘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祖先迁入时,此处有二个平坦而宽阔的湖泊,称坦湖,因客家方言塘与湖语义相近,改称坦塘。…[详细]

高埠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西枝江畔,旧时是船只往返停泊的地分,故称高埠头,新中国成立后,简称高埠。…[详细]

太阳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相传先祖迁入时,村前有一片湖洋田,故称大洋,解放后,村民以客家谐音取名太阳。…[详细]

黄塘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山峰连绵不断,有一狭小弯曲的山路在大山中穿行通至平山而得名大山口;后因村附近池塘水呈黄色而改称黄塘。…[详细]

樟山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位于樟山嶂,取名樟山村。明代至清代,属归善县平山司高坑约;民国26年(1937)属惠阳县第四区高坑乡;1949年12月建制名称为九和村,属惠阳县平…[详细]

水口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是白花河入西枝江出口的地方,取名水口村。…[详细]

白花镇名人

戴德芬

戴德芬(1886~1976),白花镇水口村人。辛亥革命时在两广高级师范大学堂(今中山大学)毕业。因品学兼优,被校方推荐到广州禺山中学执教,从事教育事业40载,先后被礼聘为海丰中学、河源中学、木余山中学


还有1个地名与白花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白花镇面积相当:
到白花镇必去著名景点

白花镇相关名人

白花镇特产与美食
白花镇民俗文化
惠东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