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源镇 | 隶属:乐昌市 |
行政代码:440281117 | 代码前6位:440281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51 | 邮政编码:512000 |
车牌代码:粤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82.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800人 |
人口密度:1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因原驻地有大源水(也称水源河),由56条山溪汇成,河水流量大且稳定,故名。
2024年9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第三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大源镇榜上有名(茶叶)。
大源镇位于乐昌市中部,武江河畔。东与北乡、九峰、两江三镇相连,南与河南镇毗邻,西与梅花镇交界,北与坪石、庆云两镇接壤。大源镇土地肥沃,松软湿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左右。全镇总面积282.2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1个林场,共有78个村小组,352个自然村,现有住户1991户,总人口9310多人,其中农户1871户,农业人口8617多人。0大源镇委员会共有支部16个,党员313人,其中农村支部9个,党员228人。
境内群峰重叠,盛产杉木和其他用材林木,是广东省重点林区之一。农村经济结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有农户联合创办的“乐昌一号”白毛茶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荣胜果
1988年,称大源乡。
1993年8月,设大源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委位于武江河九龙十八滩的其中一滩附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墩子大队;1983年设立墩子乡政府;1987年设立墩子村委会;1989年设立墩子管理区;1998年设立墩子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委会位于四周环山的小盆地,形似枯湖,中间为田垌。因“垌”与“洞”谐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原址坐落在桥头生产大队内,故名。1958年设立桥头大队;1983年设立桥头乡政府;1987年设立桥头村委会;1989年设立桥头管理区;1998年设立…[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水源大队;1983年设立水源乡政府;1987年设立水源村委会;1989年设立水源管理区;1998年设立水源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小滩村是该村委最大的自然村,故名。1958年设立小滩大队;1983年设立小滩乡政府;1987年设立小滩村委会;1989年设立小滩管理区;1998年设…[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新秦大队;1983年设立新秦乡政府;1987年设立新秦村委会;1989年设立新秦管理区;1998年设立新秦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8年设立永济桥大队;1983年设立永济桥乡政府;1987年设立永济桥村委会;1989年设立永济桥管理区;1998年设立永济桥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泗公坑大队;1983年设立泗公坑乡政府;1987年设立泗公坑村委会;1989年设立泗公坑管理区;1998年设立泗公坑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丘鉴志 (1900-1951),又名丘允文。大源乡菖蒲塘村人,父早丧,由母钟氏抚养成人。 民国 3 年 (1914),考入乐昌高等小学。民国 6 年在省立工校读书。期间曾参加阮啸仙、周其鉴、刘尔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