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华林街道 | 隶属:荔湾区 |
行政代码:440103003 | 代码前6位:440103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0 | 邮政编码:510000 |
车牌代码:粤A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0.7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83万人 |
人口密度:6708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社区 |
华林街道因境内华林寺而得名。
2024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华林街道人口数量为4.83万人,位列荔湾区各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6位。
华林街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南部,东起人民路,西到宝华路,北到长寿路,南到和平路,面积0.72平方公里, 人口6万多人 ,华林街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广州市商业中心之一,街内人文萃荟,商业繁荣,保留了浓郁的广州传统民俗,闻名全国的广州市商业步行街就在街辖内,-总-、李鹏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视察了广州市商业步行街,并给予高度评价。街辖内还有纪念禅宗初祖达摩从印度到此登陆的华林寺等名胜古迹,以及陶陶居、广州酒家等百年老店,华林玉器街、清平奇石水族观赏鱼街等专业街。社区文化蓬勃发展,是省的“粤剧曲艺之乡”、“诗书画之乡”。
林街道办事处
投诉电话:81395564
8139727
文化旅游:
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的北边有个地方叫西来初地,里面坐落着广州市四大丛林之一的华林寺,它是中印两国人民文化交往的一个重要史迹。话说当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为到中国传教,远渡印度洋和太平洋,经过三个
锦纶会馆又名锦纶堂,现位于中国广州市荔湾区康王南路康王路隧道北出口的西测,原位于下九路西来新街,是一座清朝的祠堂式建筑。锦纶会馆始建于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道光24年(1844年)重修
1950年1月,成立华林街道,隶属长寿区。
1952年,改属中区。
1955年5月,改属西区。
1960年8月,隶属荔湾区。
1999年,原华林街道、宝华街道、秀丽街道三街道合并为新的华林街道。
区划代码:~1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纪念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光复河山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1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内主要道路为德星路,故名。自合并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1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内有大型商住小区荔湾广场,故名。自更名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1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内有岭南著名古刹之一华林寺,故名。2002年由华林街第六、第七居委会合并成立,2024年鸿昌居委会并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1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内彩园坊,故名。自合并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1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内有兴贤坊,寓意贤人辈出,故名。自合并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108,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内主要街巷为曾巷直,故名。自合并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109,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内主要街巷为连登巷,故名。自合并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11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区位于明代怀远驿旧址,故名。自合并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11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内有福安街,故名。2002年由华林街第十九居委会部分、第二十一居委会合并成立,2024年下九居委会及附近新建住宅小区并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11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内道路河傍路,故名。自合并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11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内有湛露直街,故名。自合并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