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星槎村 | 隶属:均安镇 |
行政代码:440606106203 | 代码前6位:440606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57 | 邮政编码:528000 |
城乡分类:城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12 |
车牌代码:粤X | 行政级别:村 |
明朝建村。因洪水经常泛滥,人群只好在星山、茶山山坡建房,到清初从二山名各取一字定村名为“星茶”。后用同音字改称“星槎”。因该村委会位于星槎村,且是当地村民的自治组织,故名。
星槎村始建于明代,清初以星山和茶山的谐音命名。星槎村位于均安镇西北部,距镇城区中心8公里,西邻新会天河村,北与杏坛南华村隔江相望,东接上村,南连沙浦。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00多人,下辖兴隆、阜隆、福岸、蚬沙、均联、上力6个村民小组。
星槎村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农工商企贸,2004年全村生产总值达6.8亿元。特别是工商业经济结构已初具规模,工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发展势头强劲。进入新世纪以来,星槎村加大了城市化建设力度,营造健康优美的环境,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奎福古寺、沙滩更是到星槎必到的美丽好去处。
星槎村扎实开展村民的道德教育,树立良好道德风尚,整治环境,确保稳定
文化旅游:
何氏大祠堂位于顺德区均安镇星槎村。清代建筑(1800年)。坐东北向西南,三间三进,总面阔25.5米,总进深41米。主体为硬山顶式建筑,灰塑博古瓦脊,碌筒瓦,黄色琉璃瓦剪边,抬梁式木架构。宗祠
信息来源:均安镇政务网
明朝建村。
因洪水经常泛滥,人群只好在星山、茶山山坡建房,到清初从二山名各取一字定村名为“星茶”。
后用同音字改称“星槎”。
1953年称乡,1958年称大队,1983年复称乡,1987年改称村,1990年改称管理区,1996年改称星槎村委会,并沿用至今。
星槎村附近有星槎何氏大祠堂、顺德长鹿旅游休博园、顺德清晖园、顺德博物馆、碧江金楼、顺德逢简古村等旅游景点,有陈村年桔、顺德国兰、佛山香云纱、顺德鳗鱼、顶骨大鳝、顺德美食等特产,有陈村蝴蝶兰、龙舟歌、香云纱染整技艺、顺德烹调技艺、陈村花卉习俗、顺德广绣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