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建设街道 | 隶属:霞山区 |
行政代码:440803009 | 代码前6位:440803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59 | 邮政编码:524000 |
车牌代码:粤G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4.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5.28万人 |
人口密度:1123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6个行政村 |
建设街道因辖区内有主干道建设路,是辖区,故名。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建设街道人口数量为5.28万人,位列霞山区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建设街道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建设街道
建设街道原是工农街道组成部分。
2003年2月,经湛江市人民政府批准设建设街道。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是2003年新建立的社区居委会,其前身为兴隆居委会,故取“建”、“兴”二字合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区内是新村场,故名。前身是新村场。2002年9月,新村场第一居民委员会和新村场第二居民委员会合并成新村场社区居委会,属霞山区工农街道管辖。2003…[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区主要围绕建设路和建设二横路,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原是建设街道西二居委会,沿用旧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兴隆村是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建设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祖先于明末崇祯年间从南柳中村迁居此地建村,时称坎坡村。建国前分为坎坡村、泉水村、下圩仔3条小村,建国后坎坡村、泉水村、下圩仔合并成坎坡村。原属霞山农副…[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1989年10月版《湛江市地名志》记载,宋代庆元年间(1195-1200年),先祖吴姓从福建省莆田县迁来,居于湛江火车南站。1954年,为支持国家铁…[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取其儒雅志士汇集此地,群贤毕至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南柳河穿溪墩村东面而过,水流长期冲击使河岸一侧形成一个土墩,驻地在溪墩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取其蓬莱仙岛、世外桃源之意,故名。1949年改称百蓬乡。1954年改称百蓬乡,属湛江市郊区沽头公社管辖。1978改称百蓬大队。1979年改称蓬溪村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