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石城镇

地名:石城镇隶属云安区
行政代码:445303105代码前6位:445303
行政区域:广东省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长途区号:0766 邮政编码:527300
车牌代码:粤W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81.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3.72万人
人口密度:205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个社区、2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境内324国道两旁加工石材企业林立,为了加强云浮市支柱产业发展壮大,镇命名为石城镇。

荣誉排行: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石城镇人口数量为3.72万人,位列云安区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

2024年5月,石城镇被确定为2024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基本介绍:

石城镇是云安县最年轻的一个镇,2003年8月13日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将原茶洞镇与托洞镇合并,设立石城镇,2003年12月2日正式挂牌运作,0驻地在原托洞镇托洞圩。东与云城区云城街接壤,南与富林、南盛镇毗邻,西与镇安、高村镇相连,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耕地2.3万亩(其中水田8483亩),山地21.88万亩。石城辖21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225条自然村,总人口52670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46470人,2008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31亿元,比上年增长 8%;其中工业总产值6.83亿元,同比增7.9%,农业总产值2.45亿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00多万元;全镇工商税

+查看详细石城镇概况>>

历史沿革:

石城镇辖地清同治年间设留洞堡、茶洞堡。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增设托洞堡。

民国15年(1926年)改堡为乡。

1950年,设托洞乡、茶洞乡。

1958年10月富林乡并入托洞乡成立云雾山人民公社,茶洞乡并入云城镇成立东方红人民公社。

1961年3月,设托洞人民公社、茶洞人民公社。

1983年,设托洞区、茶洞区。

1986年10月,设托洞乡、茶洞镇。

1992年10月,托洞乡改托洞镇。

1994年,云浮设立地级市

+查看详细石城镇历史沿革>>

大云雾山旅游区
托洞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92年成立托洞居民委员会,2002年改称托洞社区居民委员会,属托洞镇管辖,2003年托洞镇与茶洞镇合并称石城镇,属石城镇,沿用至今。…[详细]

茶洞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因该居委会设立在茶洞圩,故名。1992年成立茶洞居民委员会,2002年改称茶洞社区居民委员会,属茶洞镇管辖,2003年托洞镇与茶洞镇合并称石城镇,属石…[详细]

托洞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光绪二十三年增设托洞堡;1926年改堡为乡;1958年为托洞大队;1983年为托洞区;1986年又称托洞镇;1992年乡改镇称托洞管理区;1999年…[详细]

先锋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希望全村在走向共同富裕中起先锋带头作用,故名。…[详细]

云星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委会姓氏多,“云”为多之意,且当时响应革命,以国旗五星红旗的“星”字命名,故名。…[详细]

五星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时响应革命,以国旗五星红旗的“五星”命名,故名。…[详细]

留洞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田洞是一洞一洞相连,故名。1958年公社化后设前进大队;1983年撤社改区称留洞乡;1986年实行镇(乡)辖村体制,改留洞村民委员会。1992年…[详细]

云雾山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云雾山村是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石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根围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属根围乡,1958年属根围人民公社,1983年属根围乡政府,1986年改根围村委会,1989年改根围管理区,1999年成立根围村委会,沿用至…[详细]

高龙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6年属高龙大乡,分为岭下小社,石仔围小社。1957年两社合并为高级社。1959年体制下放设立岭下大队,石仔围大队,同年下半年合并称高龙大队。19…[详细]

高潭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1958年设立乡时,由榃陂片及高塱片两大片合并一个乡,故在每片取一个字,高塱取个“高”字,榃陂取个“榃”字,“榃”与“潭”同意,故名。…[详细]

高朗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附近山高岭多,当地人称起伏不平的地形为塱,故名。…[详细]

红山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红山大队,1983年为红山乡,1986年改红山村委会,1992年为红山管理区,1999年成立根围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东风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民拥有革命的、进步的推动力和气势,故名。…[详细]

高岭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因大队驻地对面一座高山岭,故名。1956年属社前小社,高岭小社,1957年下半年合并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社前大队,高岭大队,1958年11月…[详细]

茶洞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村民有种茶、饮茶、喝擂茶粥的习惯,故名。…[详细]

珠洞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此地三面环山,河流从田洞的中间穿过,河两旁居住着村民,如一条河流串着一颗珍珠,故名。…[详细]

石岩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云岩围村前有座石山内有个大岩口,故名。…[详细]

迳心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从前此地有一条山间小路是通往托洞茶洞的必经之路,故名。…[详细]

燎原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解放后属一区茶洞乡。1958年属人民公社黄花大队。1961年3月成立茶洞人民公社管辖。1966年“文化大革命”改为燎原大队。1983年撤社改区称燎原乡…[详细]

坳背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茶洞乡,1958年属茶洞人民公社,设坳背大队,1983年改坳背乡,1986年改坳背村委会,1989年改坳背管理区,1999年成立坳背村委会…[详细]

蕉坪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期至1953年,隶属云浮一区上洞乡,1954年为云浮一区蕉坪乡,乡政府在蕉坪村,1958年隶属新云县东方红人民公社,1961年隶属茶洞公社称为蕉…[详细]

上洞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地形地势像一个大洞,且地处洞上部,故名。…[详细]

石城镇特产

托洞腐竹

“托洞腐竹”产于素有石城之称的云浮市云安县石城镇托洞。托洞腐竹之所以久负盛名,皆因其原材料和传统的制作与其他腐竹制作不一样。制作时采用当地大云雾山下土生土长的黄豆或小青豆(黄豆的一种)作为主要原料,并


还有5个地名与石城镇同名:

查看全部6个石城镇>>


以下地名与石城镇面积相当:
到石城镇必去著名景点

石城镇相关名人

石城镇特产与美食
石城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云安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