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道

地名:增江街道隶属增城区
行政代码:440118002代码前6位:440118
行政区域:广东省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长途区号:020 邮政编码:510000
车牌代码:粤A行政级别:街道
辖区面积:约86.1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10.97万人
人口密度:127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8个社区、1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增江街道因增江流经境内而得名。

飞泉洞摩崖石刻

基本介绍:

增江街成立于2004年3月,与增城东区高科技工业基地合署办公。辖区总面积69.95平方公里,位于增城市区东面,是增城最活跃的经济板块之一,管辖2个居委11个行政村。根据增城市“三大主体功能区”的建设规划,作为增城中部优化开发的居住和文化产业区内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增江街围绕新城市中心的建设发展,按“两园”(增城一河两岸鹤之洲湿地公园和增江画廊)、“两线”(广汕公路和增正公路)的总体布局规划区域发展,优化创业居住环境,以东区高高科技工业基地为载体,全力发展新高科技产业和居住、文化产业;增强北部和沿江生态功能,以鹤之洲湿地公园和增江画廊为重点,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推动生态产业化;统筹城乡抓发展,加快

+查看详细增江街道概况>>

文化旅游:

增江画廊

增江画廊,顾名思义,就是增江河上一幅绵延的天然山水画。起点初溪水利枢纽工程终点在湖心岛景区,全长约40公里。增江画廊由东、西两岸组成,精心打造沿线的初溪体育公园、天然沙滩泳场、鹤之洲、广州亚

飞泉洞摩崖石刻

飞泉洞摩崖石刻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自然村后山崖壁上(土名:石寨)。山崖南面为溪涧,溪水从高处潺潺流入水潭,犹如清泉注入杯中,故此处风光又称“曲水流杯”,明永乐年间就有“增江八景

历史沿革:

1957年,设附城乡。

1958年,改设增江公社。

1961年,分设附城、桥头、清燕、东屏4公社,属增江区管理委员会。

1963年,撤附城、桥头、清燕、东屏4公社,复设增江公社。

1983年,改设区。

1987年,撤区并入荔城镇。

2004年3月,增江街道成立。

2024年,撤销县级增城市,属于广州市增城区。

飞泉洞摩崖石刻
桥东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该社区位处东门桥东侧,故名。1978年迁现址建村,称第五街道居民委员会,属荔城镇。1995年7月改属荔城东湖居委会。1999年8月,由第五街道居民委员…[详细]

东湖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区内东山湖、东湖路等得名,居委会设立于东湖社区,故名。…[详细]

河东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地处增江河东部,居委会设立在河东社区,故名。…[详细]

狮岭社区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社区有一座远望山体形似狮子山,故名。1985年1月属原增城县城镇(今街道)第七居委会。1995年1月改属东湖居委会。2024年,增设狮岭社区居委会,…[详细]

凤塔社区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附近凤塔得名,居委会设立在凤塔社区,故名。…[详细]

象山社区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原来附近有座小山叫象山,故名。2024年设立象山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属增江街道。…[详细]

凤鸣社区

凤鸣社区:位于增江街西南部,为原凤塔社区和象山社区的一部分,东至增江大道、南至西山村、西至增江东岸、北至光明东路。辖区常住人口3043户,12726人…[详细]

东荔社区

东荔社区:位于增江街中部,为原凤塔、东湖、狮岭三个社区的一部分,东至东方村、南至纬六路、西至狮尾路、北至东方村。辖区常住人口1677户,约4670人,…[详细]

光耀村

光耀村建于1716年,位于增城市增江街东北部,总面积3.33平方公里,村辖6个合作社,144户,常住人口685人,党员23人。村内共有耕地面积621亩…[详细]

联益村

联益村位于增江街的北部,总面积约7.2平方公里,辖12个自然村,16个经济合作社,总人口420户,共1950人。2009年,村经济总收入为749万元,…[详细]

五星村

五星村位于增城市东面,总面积为3.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1个自然村,18个经济合作社,总人口为362户共计1609人,其中以客家人为主,全村0党员51…[详细]

光辉村

光辉村位增城市区东部,地处增江街增正公路两旁,距增江街政府所在地约3.00公里,交通方便。东邻湖塘埔,南邻体育馆,西邻增江河,北邻联益村。辖耕寮村、上…[详细]

东方村

东方村位于增城市增江街东南部,是著名的蕉石岭森林公园之乡,因这里可以饱览旭日东升的美景,故曰名为“东方”。该村总面积9.75平方公里,辖光墩、大坑、马…[详细]

西山村

西山村地处增城市增江街道南部,背靠凤塔山下,毗邻美丽的增江河畔。广汕公路贯穿全村,一环路南北穿横而过,行政面积7.8平方公里,是增江街最大的行政村。全…[详细]

陆村村

增江街陆村村坐落于广汕公路两旁,增江河于其西南面绕村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迎着徐徐江风,沿着增江河畔向北走去,走过村里的“圆美山农庄”不远,就是远近…[详细]

白湖村

白湖村位于增城市增江街上段,由于村庄地势低洼,古时遇上洪涝像白茫茫的大湖,故称“白湖”。该村总面积8.5平方公里,辖6个自然村,9个经济合作社,总人口…[详细]

初溪村

初溪村座落于广汕路边、增江河岸,主要以文、姚、叶三姓为主。原增江河道在初溪村边走过,后由于河道改道,导致初溪村形成大大小小的鱼塘,所以初溪的大鱼在增城…[详细]

四丰村

四丰村坐落在广州市区东行80公里的广汕高速公路增城市增江街,总人口为2498人,耕地面积总共为2802亩,水果种植以荔枝、龙眼、香蕉为主,林业用地总共…[详细]

大埔围村

大埔围村位于增江街东部,全村占地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千多亩,水田面积652亩,鱼塘面积365亩,总人口220多户,共852人,管辖6个自…[详细]

增江街道特产

增江靓河鲜

增江靓河鲜包括豉汁炒黄沙蚬、白灼河虾、清蒸坚鱼、豉汁蒸律追等多达数十种。比较有名的鱼有鲩鱼、鲫鱼、山坑鱼以及增江河内的杂鱼。增江河虾只有小指头大小,但放入口中觉得清甜无比。坚鱼爽脆鲜美,律追肉实爽甜,

增江街道名人

赖际熙

赖际熙(1865-1937),字焕文,号荔坨,增城市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攻读于广州广雅书院。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


以下地名与增江街道面积相当:
到增江街道必去著名景点

增江街道相关名人

增江街道特产与美食
增江街道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增城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