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古竹镇 | 隶属:江东新区 |
行政代码:441621108 | 代码前6位:441621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62 | 邮政编码:517000 |
车牌代码:粤P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78.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5.37万人 |
人口密度:19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8个行政村 |
古竹旧称“苦竹”,因当时东江岸边生长大量的苦竹而得名,后谐音改名古竹,故名。
2024年3月,古竹镇被确定为广东省2025年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2024年1月,古竹镇被授予2024年度广东省卫生城镇荣誉称号。
2024年10月,古竹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2024年7月,古竹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古竹镇位于紫金县境西部,东江中游东岸,西与博罗县,惠州市惠城区,河源市源城区隔东江相望.全镇总面积278.1平方公里(含东江林场),其中山地16,814公顷,耕地2,271公顷.2004年,全镇下辖1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户数13,066户,人口53,673人(2004年撤销榕丰,坑尾村并入蓼坑村,撤销甘洞村并入榴坑村,撤销奎溪村并入潮沙村,撤销江口,黄坳村并入榄溪村,全镇行政村由24个撤并为18个和1个居委会).省批准成立的紫金经济开发试验区设在古竹镇.
自然资源优势
紫金县古竹镇的水资源丰富:建有容量达到1500万立方米的新坑水库及日供3万吨的自来水厂,水质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标准.
文化旅游:
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旧址 位于紫金县古竹镇墟陈家祠新书房。祠建于清代,四合院式布局,砖木构筑,硬山顶,建筑面积989平方米。新书房为两层楼房,青砖砌筑,建筑面积237平方米。 1939年3月,
明隆庆三年(1569)永安置县后,称苦竹派社,属宽得都。
清代称苦竹派约,属宽得都。
1929年设古竹乡,属第二区。
1934年设古竹镇。
解放初,先后属古柏区、第三区。
1952年5月,属第八区。
1957年12月,分设古竹乡。
1958年10月,成立古竹人民公社。
1961年4月,析置古竹农场,直属县政府管辖。
1963年3月,撤销古竹农场,合并至古竹人民公社。
1983年9月,改设为古竹区。
1986年11月8日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古竹旧称“苦竹”,因当时东江岸边生长大量的苦竹而得名,后谐音改名古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1年4月,成立留洞生产大队,属古竹公社。1963年3月,人民公社规模调整,留洞大队被撤销。1987年4月,称留洞村委会。1989年12月,设立留…[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蓼坑古称廖坑。廖坑为古地名,为明隆庆三年(1569)永安建县时宽得都苦竹派社所辖的14个村之一。清代仍称廖坑,属苦竹派约,为其所辖之20个村之一。19…[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四维村是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古竹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东江东岸,故名。原名水东子,明隆庆三年(1569)永安建县时为宽得都苦竹派约所辖的14个村之一。清代仍称水东子,属宽得都苦竹派约。1961年4月…[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槎岭古称樟槎,樟槎为古地名。明隆庆三年(1569)永安建县时为宽得都苦竹派社所辖的14个村之一。清代仍称樟槎,属苦竹派约,为其所辖之20个村之一。19…[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义容河由北向南流经此地,此地为古竹通往义容、县城的必经渡口;又因河两岸地势平坦,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称新围大队,属古竹公社。1961年,属古竹农场;1963年3月,称新围大队,属古竹公社。1983年9月,成立新围乡;1987…[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3年,联和与上楼两个大队合并,各取一字,命名为“上联”,寓意团结上进,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犹如鹰落平沙,该村地形似金鹰之首,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寓意吉祥,平安,故名。吉安为古地名,清代为宽得都苦竹派约所属之20个村之一,一直沿用至今。1952年5月,设立吉安乡,属古竹镇。1958年10月,成立…[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下洞原称汤坑,早年赖、邹、黄、王,李等姓先人来到现田心村民小组一带,定居在村的中心,接着刘姓祖先从兴宁罗岗镇陆续迁来,定居在江尾、横圳一带,所居环境好…[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洞原称汤坑,汤坑为古地名。汤坑为明隆庆三年(1569)永安建县时宽得都苦竹派社所辖的14个村之一。清代仍称汤坑,属苦竹派约,为其所辖之20个村之一。…[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委会位于旧时的榴坑村,故名。1952年5月,设立榴坑乡,属古竹镇。1958年10月,成立榴坑生产大队。1983年9月,改榴坑乡。1987年4月,…[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鸡斩岗坑,大径坑中心地带,故名。双坑为古地名,明隆庆三年(1569)永安建县时为宽得都苦竹派社所辖的14个村之一,此后沿用至今。清代属宽得都苦竹…[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称瓦屑,后以谐音改名,故名。清代称瓦屑,为宽得都苦竹派约所辖的20个村之一,1961年4月,zhuzhen_yasecun.html" class="more4">[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地形象榄核形状,两头尖,中间大,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潮沙古称赵沙,赵沙为明隆庆三年(1569)永安建县时宽得都苦竹派社所辖的14个村之一。清代仍称赵沙,属苦竹派约,为其所辖之20个村之一。1952年5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