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http://www.xkfenlei.com/guangxi/guanyang_huangguanzhen.html">
地名:黄关镇 | 隶属:灌阳县 |
行政代码:450327101 | 代码前6位:450327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73 | 邮政编码:541000 |
车牌代码:桂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10.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83万人 |
人口密度:13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黄关镇原名黄牛寨、黄牛市,因境内有一座巨大的犹如一头静卧的黄牛形状的大石山而得名;1957年更名黄关。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黄关镇人口数量为2.83万人,位列灌阳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位。
2024年7月,黄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黄关镇 辖:黄关、中秀、唐官、李官、东阳、大竹山、陡水、兴秀、联德、正江、龙吟、大倚、猫儿石、商家、顺溪15个村委会。
黄关镇位于灌阳县中南部,距县城21公里。东南与湖南江永县交界;南与恭城县相连;西南与观音阁乡接壤;北连新街乡;西与西山瑶族乡毗邻。总面积210.3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44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42851人。少数民族有瑶、壮、侗等1674人,其余为汉族。镇人民政府驻地黄关街侧面有一石山,山形若黄牛,横卧江边,而斯山之巅,宽广平坦,深林蓊蔚,南北有二路,可通山崖,各立关隘,故名黄牛寨。后来居住的人增多,形成街市,改名黄牛市。民国中期为黄关区,辖狮龙、峰峻、月山、源
民国中期,为黄关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改称为英俊乡。
解放后,1949年12月,成立黄牛市区人民政府。
1952年8月,改称为第二区。
1957年12月,分设为黄关、商家、西山瑶族乡、陡水瑶族乡四个乡。
1958年8月,黄关、陡水、商家、西山四个乡合并为黄关人民公社。
1961年7月,分设黄关、白竹铺两个公社。
1962年7月,合并黄关区公社。
1968年4月,改为黄关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改为黄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黄关街原名黄牛寨,因关寨门像一头黄牛得名,成圩市后称黄牛市,后改称黄关街。…[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取中渡、峰秀各一字得名。中指中渡村。秀指峰秀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人多姓唐且曾有人当过县官而得名。1948称唐官村,因村人多姓唐且曾有人当过县官而得名,属狮龙乡。1952年改乡,中秀村并入,属灌阳县第二区。195…[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旧志载为李官屯。相传古时有一姓李的武官带兵在此处驻扎,后死于此地,故名李官。…[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东升太阳之意,故名。1948年称东阳村,取“太阳东升”之意得名,属狮龙乡。1952年改乡,属灌阳县第二区。1954年新民乡并入。1955年属黄牛市区…[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驻大竹山而得名。大竹山,因村旁山岭长有大片竹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前有一江,山势高峻,水流陡急,悬空而下,故名陡水。…[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山水秀丽、人丁兴旺”之意取名。1948年称兴秀村,属英俊乡。1952年改乡,属灌阳县第二区。1954年并入联德乡。1955年属黄牛市区联德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联合起来,同心同德”之意取名。1948年合设联德村,以“联合起来,同心同德”之意取名,属英俊乡。1952年改乡,属灌阳县第二区。1954年兴秀乡并…[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地一带有3条小江,此村位于正中间的那条江岸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指大凹片村,椅指椅石村。由大凹、椅石两村合并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中猫儿石山上有伏石如猫,故名。因猫儿石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商家街原名商家坪,原是商家行商驻足之地,后逐渐发展成街市,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顺溪江原名瑞溪江,又称瑞江,为附近一带江水的源头,以其祥瑞之意取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旁石山蜿蜒,形如长龙,龙下有岩,犹如昂首长吟,故名龙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