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http://www.xkfenlei.com/guangxi/hengxian_liujingzhen.html">
地名:六景镇 | 隶属:横州市 |
行政代码:450181108 | 代码前6位:450181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71 | 邮政编码:530000 |
车牌代码:桂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6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7.17万人 |
人口密度:43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27个行政村 |
六景镇原名"鹿颈",1936年以当地六大景观重新命名为"六景"。
2024年7月,2024年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名单发布,六景镇榜上有名,位列第51名。
2024年5月,2024镇域经济西部100强榜单发布,六景镇位列第61名。
2024年9月,2023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揭晓,六景镇位列第39。
2024年9月,2021中国西部百强镇名单揭晓,六景镇位列第40位。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六景镇人口数量为7.17万人,位列横州市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位。
2024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卫会命名六景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镇”。
2024年10月,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六景镇位列第826名。
2024年9月,六景镇上榜2019中国西部百强镇,位列第58位。
2024年12月,六景镇上榜广西2024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名单。
六景镇位于横县西部、南宁东部,距首府南宁仅48公里,总面积165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1个航运公司,49个村屯,总人口31855人。200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8482.65万元,农业总产值5503万元,财政总收入达420.5万元,人均收入达1571元。六景镇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湘桂铁路在六景设火车站,离黎钦铁路横县站仅10公里;桂海高速、南广高速、六良二级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有六景出入口;郁江航道长年能通航1000吨货轮,六景深水港码头正准备兴建;镇区距离南宁国际机场仅45分钟车程。"四位一体"的现代交通网络使六景镇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无论你从哪里来或是到哪里去都给你带来方便。如今,六景成
文化旅游:
亭茶杨氏祖屋位于横县六景镇亭茶村东北部,时代为清嘉庆年间1796-1820,类别为古建筑。2024年,亭茶杨氏祖屋被公布为横县文物保护单位。
万尤府位于横县六景镇亭茶村西,时代为清嘉庆年间1796-1820,类别为古建筑。2024年,万尤府被公布为武鸣县文物保护单位。
1962年,设良圻区,六景乡属峦城区。
1968年,良圻区改设良圻公社,并增设六景公社。
1984年10月,六景公社撤销改设六景镇,良圻公社撤销改设良圻乡。
1994年,良圻乡改为良圻镇。
2005年7月,良圻镇与六景镇合并成立新的六景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六景圩,传清雍正八年(1730)八联谷闭村人迁此建圩,因周围有大湾旋涡、鸡龙珠、虾公岩、孙女石、拜龙卷、木棉花六个风景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民国初设良溪团,1924年称良圻。1951年改良春乡。1955年改创建社。1957年复称良圻乡。1958年改大队。1962年改公社。1969年改良圻大…[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是广西农垦国有良圻农场于1952年2月建场,最早名称命名为“芳香农场”;且农场最早时种植有香茅草而得名。寓意该社区企业、居民生产生活事业诸事顺利…[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布文,原写成咘呅,壮语Mbojmbaenj,“咘mboj”指泉,“呅mbaenj”涌出、冒出,指泉井。传清康熙九年(1670)陆姓人从邕宁五塘榃南村迁…[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竹标”原名竹表,“表”方言意为边端,因在竹边建村得名,1917年因谐音改称竹标。…[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雍正八年(1730)陆姓人从峦城格木搬来官山脚下定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石洲”村名,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甘姓人从宾阳县迁此建村,以村西南郁江中央石洲滩取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那莫,壮语Nazmueg,“那naz”指田,“莫mueg”指模糊,意为云雾笼罩之田。传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李姓两兄弟从那务村迁建,因地处山区,每…[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浪”村名,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由陈三水县榃西村人迁建,因群山四周起伏似大浪,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八联”村名,因由那祖、大村、佛巴、榃东、谷闭、榃冷、巴冒、长塘等8个自然村组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口”村名,传明崇祯三年(1630年)陈姓人从峦城方村迁建,因村后山形像龙头,村建在龙口底下,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塘”村名,指民国时期设民塘村,取民竹、马塘村各一字得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马毡村是广西南宁市横州市六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小王”村名,原名大凰。清康熙元年(1662年)韦姓人从宾阳县白石村迁建。因村边地形像大凤凰,故名。宣统元年(1909)当地人认为村较小,不能称大凰而…[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承朴”村名,原名陈婆。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又马毡人迁建,以村中鱼塘陈婆塘取名,1931年谐音改名承朴。…[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覃寨原名寻(尋)寨,传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由宾阳县平奕村人来此寻地建村寨,故名。1931年为便于书写而写成覃寨,“寻”“覃”当地方言同音。…[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石板,传清康熙元年(1662)由宾阳县古辣人迁建,因村地平坦,像一块四方石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化龙原名那蒙。那蒙,壮语Nazmungz,“那naz”指田,“蒙mungz”指芋茎和叶,指芋头田。因建村时村边有块长有野生芋的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嘉靖十年(1531年)李姓人从永淳县迁建,因村地树木、水塘多得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9年合设佛渡乡,取佛子、那渡村各一字得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花原名榃社。明宗祯十四年(1641年)黄姓人从宾阳武陵迁建,因处榃冷下得名。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后因村中长的漂亮,而改称红花村。…[详细]
利垌村位于六景镇东南部,地处101省道与六景至横州二级公路在此交汇,紧邻六景工业园区,靠近黎钦铁路横州站,距镇人民政府、六景高速出口约18公里,交通十…[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那传、上帽、下帽各一字得名1953年设那帽乡。1958年改大队。1962年改公社。1969年复改大队。1984年改那帽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改称那…[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陇西”村名,村庄在山谷的西边而得名。指由排草、大垌、滕村、新村4个自然村组建而成,因山峦起伏走向西南,地势座发胜人,故名陇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亭茶”村名,传明嘉靖十年(1531)杨姓人从陶圩学斗村迁建,因有人在路旁榕树下建竹亭卖茶,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泗英”村名,指1915年由榃西、王垌、栗村、红泥4村合办盘鼓小学,后改称泗英小学,寓意“四村出英才”。以校名取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良村”村名,原名梁村。明嘉靖元年(1522年)梁姓人从峦城东门迁建,先命梁村后改良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村,传明万历七年(1579年)张姓人从陶圩禾稿村迁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高沙”村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黄姓人从山东白鹤县宝鸭塘迁建,因建在地势较高的滩岸上,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洪武十四年(1381)苏姓人从山东白鹤县迁建,因村江两岸盛长竹林,初名竹木村。1949年与换塘村合村,各取一字得名,故名。…[详细]
横县盛产荔枝,现有种植面积10万亩,栽培品种多,尤以三月红、黑叶荔、香荔、糯米糍最为盛名。其中三月红种植面积6.52万亩,年产4500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