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http://www.xkfenlei.com/guangxi/liangqingqu_datangzhen.html">

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

地名:大塘镇隶属良庆区
行政代码:450108103代码前6位:450108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长途区号:0771 邮政编码:530000
车牌代码:桂A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49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3.72万人
人口密度:75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个社区、13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民国元年(1912年)前,称“大唐圩”,后改为“大塘圩”。

荣誉排行: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大塘镇人口数量为3.72万人,位列良庆区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

2024年12月,大塘镇上榜广西2024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名单。

基本介绍:

大塘镇位于南宁市良庆区南部,地处在南北钦防沿海经济区的中心地带,距南宁市45公里,距钦州市50公里,距防城港市110公里,距北海市11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必经之地,邕钦公路、南北二级公路、南北高速公路、南防铁路、南钦高铁穿境而过,境内设有那铺火车站,并配有大型物资储运场。全镇土地总面积498平方公里,是南宁市良庆区面积最大的镇。镇党委下辖3个党总支部,36个党支部,党员815名,其中农村党支部26个,农村党员677名;镇政府辖1个社区,13个行政村,111个自然坡,412个村民小组,常住总人口4.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8万人。耕地面积16.10万亩。森林面积

+查看详细大塘镇概况>>

历史沿革:

清光绪三年(1877年),始设三官镇,属南宁府宣化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大塘乡,属邕宁县三官区。

1950年6月,设大塘区,属邕宁县。

1951年1月,大塘区及其大塘等乡改属广东省钦县。

1955年7月,大塘乡划属邕宁县,与南晓乡合置第十九区;同年8月,第十九区改为大塘区。

1958年,与下敏、那陈、南晓等乡合并置红山公社,隶属邕宁县。

1960年,设大塘公社。

1961年,大塘公社改设大塘区。

1

+查看详细大塘镇历史沿革>>

南宁博物馆
大塘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地原有个大鱼塘,面积很大,故名。1950年6月设大塘乡;1958年改大队;1960年改公社;1969年复为大队;1984年改村民委员会。1987年…[详细]

兴塘社区

兴塘社区:辖大塘街、那例坡、写书坡等小组。…[详细]

横州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横斗,且屯六水库环绕,故名。1985年6月设立村民委员会;1987年改村公所,为乡镇派出机构。1995年改为村民委员会,属邕宁县大塘镇。2004年…[详细]

南州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州村是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百乐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6月设百乐乡,取八百、康乐(现南洲康力)各一字得名。…[详细]

乔板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村时取桥头坡、板玉坡各一字得名桥板村,后人因谐音改为乔板村。…[详细]

那梨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那梨,壮语,“那”指田,“梨”指梨树,指长山梨树的田地。因村建在长满山梨树的坡地旁,故名。…[详细]

那造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那造,壮语,“那”指田,“造”指早。因建村前,早就有人在此造田耕种,故名。…[详细]

那农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那农,壮语,“那”指田,“农”指低,指低洼田。…[详细]

团垌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有两大田垌,由不同姓氏的族群共同创建,为让后代永远团结,故名。…[详细]

南荣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村时因此地有狮山、甲岭聚秀,地灵人杰,村民生活幸福,称为南荣。…[详细]

那团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那团,壮语,“那”指田,“团”指围绕。因村绕田而建,故名。…[详细]

太安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太安”意为偏僻安静之处。1950年6月设太安乡;1958年改大队;1962年改公社;1969年复为大队;1984年改村民委员会,1987年改为村公所…[详细]

那湾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那湾,壮语“那”指田,“湾”指弯曲,指弯曲形田垌。…[详细]

锦亮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方方言“锦”同“敢”即敢琶坡,“亮”指团亮坡。建村时敢琶、团亮两坡,各取一字为名得“敢亮”,后改为锦亮。…[详细]


还有9个地名与大塘镇同名:

查看全部10个大塘镇>>


以下地名与大塘镇面积相当:
大塘镇相关名人
大塘镇特产与美食
相关资讯
良庆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