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茶城乡 | 隶属:荔浦市 |
行政代码:450331201 | 代码前6位:450331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73 | 邮政编码:541000 |
车牌代码:桂C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9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7700人 |
人口密度:7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5个行政村 |
茶城,因初设乡时由茶香片村和原定西乡所管辖利城片村合并,取茶香、利城各一字而得名。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茶城乡人口数量为,位列荔浦市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1位。
2024年12月,茶城乡上榜广西2024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名单。
茶城乡位于荔浦县西南部,东与青山镇交界,南与修仁镇接壤,西跟金秀、鹿寨两县毗邻,北与大塘镇、蒲芦瑶族乡相连。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19公里,距323国道线9公里。全乡辖6个村委会,49个自然村,1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2万人。
茶城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森林盖率80.6%,矿产以铜矿为主。全乡耕地面积8400亩,水果6800亩,是一个集壮、汉、苗、仫佬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山区乡。
近年来,在茶堀兴办有“二七O”茶城工业园,乡镇企业逐步形成以食品、竹木制品、彩印包装、烟花炮竹、农产品深加工等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新建了屯留农民新村、老人集中供养
1941年为定西乡,属荔浦县。
1950年4月定西乡与镇西、镇北2乡合设青山区,11月定西乡析出蒲芦乡,定西、镇西、镇北、蒲芦4乡合设荔浦县第二区。
1951年析定西、蒲芦2乡置荔浦县第六区。
1955年属蒲芦区。
1957年撤区,分置茶城、清良2乡。
1958年8月蒲芦、清良2乡并入茶城乡,9月改茶城公社,全幅乡与花篢乡合设花篢公社。
1961年析出蒲芦公社。
1962年茶城、蒲芦2公社并为茶城区。
1968年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原驻地茶香屯,因始居者种植了大片茶树,逢采茶制茶时满山茶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驻地过村,因旧时种植果树繁多而得名果村,后谐音讹化为“过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坪社屯,因村址原为荒草坪,又随村建有一座社王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屯留始由广东人于宋代迁居,后黎、李二姓人留守该屯,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良,因1953年设清良乡时由民国时村境内设的河清、文良2行政村合并,故取河清、文良各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文德,因民国设文德行政村时,以当地崇尚文化和道德,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