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花箦镇 | 隶属:荔浦市 |
行政代码:450331107 | 代码前6位:450331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73 | 邮政编码:541000 |
车牌代码:桂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3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65万人 |
人口密度:12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镇人民政府驻花篢街,故名。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花箦镇人口数量为,位列荔浦市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0位。
2024年8月,经过复查审核,花箦镇继续保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2024年12月,花箦镇上榜广西2024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名单。
花簧镇位于荔浦县西北部,东北与双江镇相邻,西北与蒲芦瑶族乡接壤,南同大塘镇交界。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7公里,全镇共辖9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总人口23586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 桂林市第二大人工湖—大江湖位于该镇境内,距镇政府仅4公里。大江湖始建于1958年,积雨区内水源植被较好,有效库容9500万立方米,年发电量800万度,现并网入桂林市电业公司。库内年产鲜鱼3万公斤,湖水清澈碧绿,四周群山连绵,树木郁郁葱葱,自然风光秀丽,是旅游、垂钓、度假、休闲的绝妙佳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亟待开发。
该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远近闻名的“香菇之乡”和“夏橙之镇”。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
解放前,称上北乡。
解放后1950年11月,为第三区上北乡。
1951年,为第三区上北、桃大两个乡。
1953年,为第三区(辖今花簧,双江两个镇)。
1955年,为花簧区(仍辖今花簧、双江两个镇)。
1958年,分设花箦公社和两江公社。
1962年,为花簧区。
1963年,并入两江区。
1968年,恢复花簧公社和两江公社。
1984年,称花簧乡。
1994年,改乡为镇称花簧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花箦社区是广西桂林市荔浦市花箦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江屯,因地处大江河河岸,故名。1941年称大庆村,属上北乡。1951年分为大江、大庆2村,属桃大乡。1952年4月大江、大庆2村并为大江乡,属荔浦县…[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安,取安居乐业之意得名。1941年称大化村,属上北乡。1952年4月设大安乡,属荔浦县第三区。1953年并入荔浦县第三区福灵乡。1955年属花篢区福…[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福灵,因村境民国时曾设有五福、上灵2行政村,后2村合并,各取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源片村(今上南源屯、下南源屯),因蒲芦河自南流入,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同,取“平等联合,共建大同社会”之意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江华,因民国设行政村时由原岔江、庆华2村合并,各取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凤联,因1952年由民国时设的凤仪、大联2行政村合并设立,各取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仕坪屯,因当地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平坦的土岭上,俨如相、士齐全的棋盘,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