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http://www.xkfenlei.com/guangxi/liunanqu_taiyangcunzhen.html",
地名:太阳村镇 | 隶属:柳南区 |
行政代码:450204100 | 代码前6位:450204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72 | 邮政编码:545000 |
车牌代码:桂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5.76万人 |
人口密度:51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太阳村镇因镇政府驻太阳村而级名。
2024年5月,2024镇域经济西部100强榜单发布,太阳村镇位列第65名。
2024年3月,太阳村镇被纳入2024年广西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太阳村镇上榜。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太阳村镇人口数量为5.76万人,位列柳南区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
柳南区太阳村镇位于广西柳州市西郊,素有柳州"西大门"之称。全镇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辖太阳村、新圩、百乐、山湾、桐村、上等、四合、和平、老房、西鹅、山头、文笔、长龙等13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75个自然屯,157个村民小组。辖区聚居壮、汉、苗、瑶等民族,总人口近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2.4万人。
全镇耕地面积1778.34公顷,其中水田1010.34公顷,旱地768公顷,人均占地面积约1.1亩。2008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81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6 %。
太阳村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发达。距离市中心15公里,13路、40路公交车穿越我镇辖区,黔桂铁路、柳太
文化旅游:
长期搁置在城市的水泥格子里,每日都在霓虹灯、荧光灯的照射下生活,人似乎变成了一个空壳,越来越渴望能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阳光雨露。其实,我们只要挪挪步,到一个离市区不到7公里的地方——太阳村镇新
原属柳江县。
1950年,分属柳江县四合乡白乐乡。
1958年,设新圩公社,属柳州市。
1960年,新圩公社改为鹅山公社新圩分社,辖新圩,太阳,上等,山湾,百乐、桐村、四合7个大队。
1961年,新圩分社改为太阳公社。
1972年,太阳公社改称太阳村公社。
1984年,太阳村公社撤改为太阳村乡,属柳州市郊区,后改为太阳村镇。
2002年9月,柳州市郊区撤销后,太阳村乡改隶柳南区。
2005年8月,太阳村乡划辖西鹅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太阳村,因村背有方水塘,形式太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上等屯原名根等,后因靠近上辰屯,取上辰、根等各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驻地太阳屯,因村背有方水塘,形似太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驻地新圩屯,因地临柳江,交通便利而逐渐形成新的圩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一直没有进到这里,该区域没有受到战争影响,故以和平之意取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山湾屯原称“山弯”,因村处界山弯形山脚下得名,后误写成“山湾”。…[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初成立时驻地白乐屯,后白乐更名百乐,村随之更名为百乐。百乐,意寓人们生活变好,百事可乐。…[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四合,因初由拉立、拉下、小榨、大榨4个村合并组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驻地桐村屯,因村后桐树成林,故名。辖域在建国前属柳江县广源乡。1950年属柳江县四合乡。1958年设桐村大队,属柳州市新圩公社。1961年属太阳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老房屯原称“龙盘”,因由贵县龙盘村人迁建,沿用旧名,后部分村人迁至1千米外另建新房,原址改称“老房”…[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长龙屯,因村至南蛇岗有一条数里长的弯曲山路,远望形似长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村辖域地处鹅山西部,故名。民国时属柳江县文笔乡辖地。1950年称仁爱村,属柳州市第五区。1952年与信义村等合设西鹅乡,属柳州市第三区。1958年改…[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村辖域位于文笔山一带,故名。据《柳州府志》记载:“文笔山在城西二十里,山势耸立,直上如笔”。…[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原驻地山头(现已分为上山头、中山头2屯),因地处鹞鹰山下,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