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http://www.xkfenlei.com/guangxi/ningqu_baijixiang.html",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

地名:百济镇隶属邕宁区
行政代码:450109103代码前6位:450109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长途区号:0771 邮政编码:530000
车牌代码:桂A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31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3.1万人
人口密度:10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百济镇因当地山地形状像犁头,“犁头”壮语称“百济”,因此得名。

荣誉排行: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百济镇人口数量为3.1万人,位列邕宁区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位。

2024年12月,百济镇上榜广西2024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名单。

基本介绍:

百济镇位于邕宁区南部,镇政府驻地百济街,距邕宁区38公里,交通比较便利,邕钦三级公路纵贯镇境南北。全镇总面积310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8225人;2024年5月,百济镇实现撤乡设镇,现辖百济社区和红星、南华、屯宁、新平、华灵、八联、屯王、屯茶、南弼、平派、华达、屯林、桥学14个村(社区),共116个自然坡,408个村民小组。全镇共有19个党(总)支部,951名党员。

百济镇耕地总面积17.49万亩,人均耕地面积3.67亩,基本农田保护用地10.41万亩,建设用地7869亩,山林面积22.37万亩,森林覆盖率40.65%。百济素有“果蔗之镇”的美称,是邕宁区重要的甘蔗、水果、林木等

+查看详细百济镇概况>>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属广东省廉州府灵山县。

1949年前,为广东省灵山县百济乡。

1951年,改隶广西省邕宁县。

1958年,改设红星公社。

1962年,红星公社改设百济区。

1969年,百济区复改百济公社。

1984年,百济公社撤改为百济乡。

2024年5月,百济镇实现撤乡设镇。

南宁园博园
百济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百济,壮语Bakcae,“百bak”即口,“济cae”即犁头。该地形似耕地用的犁头口,故名。…[详细]

红星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星街原称那礼圩,1912年由那垌村、古今村迁来建圩,赶圩共居之人互尊讲礼,故名那礼圩;后人认为人人互相尊重,讲礼仪就能红星高照,安居乐业,因此改称红…[详细]

南华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南光村和华朴村各一字而得名。民国时设南光、华朴2村。1953年合设南华乡。1958年改大队。1962年改公社。1968年为南华生产大队革委会。198…[详细]

屯宁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屯宁,壮语Mbanjningz,“屯mbanj”指村,“宁ningz”指宁姓,即宁村。传宁姓人由吴山分迁定居,故名。…[详细]

新平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四平、新连,各一字而得名。1953年设四平乡。1957年改高级农业社。1958年四平与新连合设新平大队。1962年改公社。1969年复为大队。198…[详细]

华灵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35年由那楼人迁此定居。1939年建圩,因圩繁华,又属灵山县,故名。…[详细]

八联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原有8个自然村联合组成而得名。”八“指原来的八个自然村;“联”指联合。…[详细]

屯王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屯王,壮语Mbanjvangz,“屯mbanj”即村,“王vangz”指官人。传有一官家因事逃此定居,故名。…[详细]

屯茶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屯茶,壮语Mbanjcaz,“屯mbanj”指村,“茶caz”指茶,即茶村。因村在茶山脚下,故名。…[详细]

南弼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该村先民从灵山县弼子山到此建村,又在雷公岩的南面,故名。…[详细]

平派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村建在平派岭,故名。1953年设平派乡。1958年改大队。1962年改公社,华达大队并入。1969年复为大队。1980年析出华达大队。1984年9月…[详细]

华达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华达”意指中华民族定会兴旺发达。故名1953年设华达乡。1958年改大队。1962年与平派大队合称平派公社。1969年属平派大队。1980年从平派大…[详细]

屯林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屯林,原名团联,传明代从那楼坛洞、百济屯培等村迁来定居,以团结联合意取名,后用壮语音Dwnzlimz改为今名。…[详细]

桥学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桥学,壮语Giuzhag,“桥giuz”指桥,“学hag”指白鹭,当地称白鹤。因该地处于形似白鹭的山头上,且西北部有一石桥,故名。…[详细]


以下地名与百济镇面积相当:
到百济镇必去著名景点

百济镇相关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