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http://www.xkfenlei.com/guangxi/sanjiangdongzuzizhixian_tonglemiaozuxiang.html",
地名:同乐苗族乡 | 隶属:三江县 |
行政代码:450226203 | 代码前6位:450226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72 | 邮政编码:545000 |
车牌代码:桂B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8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41万人 |
人口密度:18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9个行政村 |
同乐苗族乡因乡政府所在地的同乐村以敲铜锣聚众议事而得名。
2024年5月,同乐苗族乡被命名为第五批广西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街道)。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同乐苗族乡人口数量为3.41万人,位列三江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位。
2024年12月,同乐苗族乡上榜广西2024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名单。
座落在苗江河畔上的同乐苗族乡,地处桂北山区,位于三江县西部,距县城古宜镇45公里,东与良口乡接壤,西与贵州省雷洞乡、龙额乡毗邻,北连独峒乡。全乡土地面积182平方公里。全乡总人口39065人,8103户,辖19个行政村95个自然屯(街),居住有苗、侗、瑶、汉、壮等5个民族;交通网络较为方便,目前全乡共有公路11条。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同乐乡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苗乡经济发展思路清晰,形成了"沼气-茶叶-养殖"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积极引进外资进行小城镇建设,目前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市场交易日渐活跃,成为拉动本乡新
明清时期属怀远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属三江县平江区。
1951年5月,属三江县第四区(即同乐区)。
1953年10月1日,设苗江苗族自治区。
1958年,设同乐公社。
1984年10月,同乐公社撤改为同乐苗族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同乐屯,原名“铜锣”,传先辈迁居此地时带来一面铜锣,每逢开会便敲铜锣召集村民,故名。后谐音改为“同乐”。…[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岑”为侗语译音,即山;“甲”为苗语“卡”的译音转写,意为芦笙。岑甲屯因村子附近有座芦笙山,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归”为侗语译音,即溪;“东”为溪名。归东因地处东溪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保”为侗语译音,“地”即下,“保”即山峰。地保屯因建寨在山峰下,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高武屯,因建在高山练武坪旁,故名。1949年为高武村,属孟江区。1953年称高武乡,属同乐苗族自治区。1958年改高武大队,属跃进公社。1966年属同…[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桂书”为侗语译音,意为候人溪。桂书屯因建在候人溪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高”指上头,“傍”为溪名。因寨子建在傍溪源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孟”为苗语译音,意为苗人居住的地方。孟寨屯因原是苗人居住的地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团,旧时行政建制。七团,即第七个村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寨大”为侗语译音,指中间寨子。因该村建在“寨从”“田步”中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归”为侗语译音,指溪;“夯”溪名。归夯屯因建在夯溪旁,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高洋”原为苗语“乌洋”,“乌”即水,“洋”为河名。因寨子建在洋水河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八吉,以所辖“八洞”与“吉公”两个自然村的村名各取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岜”为苗族译音,意为山。因寨子建在高山上,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归美,取所辖的归纳、美孝两个自然村的村名首字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良冲”为侗语译音,“良”指山梁、山脊,“冲”指山间平地。良冲屯因建在山脊平地上,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归亚”为侗语译音,“归”即溪,“亚”意为爷,溪名。归亚屯因建在爷溪旁,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居住的瑶族姓戴,侗族称姓戴的为“净代”,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高培”为侗语“焙笼”,山名。因寨子建在焙笼山下,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