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岔河社区 | 隶属:岔河镇 |
行政代码:520502102001 | 代码前6位:520502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7 | 邮政编码:5517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车牌代码:贵F | 行政级别:社区 |
因南有发源于发音村的白岩脚的木来河,流经木来、王家坝,西有双华河于黄家桥汇入,故名岔河。社区以河流命名。
岔河村位于岔河镇中部,村公所距岔河镇人民政府1公里,是岔河镇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村内有岔河中心校、岔河中学、岔河卫生院等单位。东接岔河镇塘丰村,南连亦乐村,西邻王家坝村,北毗大寨村和晨思村。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峰峦叠嶂,河流纵横本村。平均海拔130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平均降雨量954毫米,无霜期250天左右。全村总面积7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组,5674人,居住汉、苗、彝、白等民族。
岔河村是一片美丽富饶的沃土。地上蕴秀养奇,地下藏珍蓄宝。全村拥有1000亩草山、草坡和天然林地,发展生态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矿产资源丰富,煤、铁、粘土、草碳、天然气储量较大,适
民国时沿称,1954年为初级社,1958年为岔河人民公社岔河大队,1992撤区并乡称为岔河村,2005年呆奶村并入岔河村,2024年10月更名为岔河社区。
属七星关区岔河镇管辖。
岔河社区附近有织金洞、百里杜鹃风景区、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赫章阿西里西韭菜坪旅游景区、九洞天等旅游景点,有威宁火腿、大方天麻、大方皱椒、赫章核桃、威宁党参等特产,有芦笙舞(滚山珠)、彝族撮泰吉、彝族服饰、蜡染技艺(织金苗族蜡染)、金沙薅秧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