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民族村 | 隶属:大同镇 |
行政代码:520381102201 | 代码前6位:520381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2 | 邮政编码:5647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贵C | 行政级别:村 |
因本村苗族所占比重较大,故名。
2024年8月,农业农村部推介民族村为2024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024年9月,民族村被列入第二批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2024年12月,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民族村2024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民族村地处赤水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域,区域内生态环境优美,森林植被率高达90%,大同河穿境而过,是赤水市重点确立建设的生态旅游观光和生态移民示范小镇之一。
民族村地处半高山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林业为主,区域内无工业污染型企业,周边15公里以内无任何污染源。区域内还建成了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园、石斛生态观光园、大石盘生态观光园、苗族博物馆,建成后的民族村将成为集经济、生态、旅游于一体综合式发展的生态旅游观光村寨。
民族村文化生活丰富,每年举办苗族踩山节、桃花节和采桃节。为使民族村生态文化村创建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民族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广泛深入宣传生态文化村建设的重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大石大队、民族大队、荣华大队、五云大队,分属赤水县大同区庙沱公社、永合公社、华平公社辖。
1984年大队改设村,分别更名为大石村、民族村、荣华村、五云村,分属赤水县大同区大石苗族乡、永合乡、华平乡辖。
1991年7月划属赤水市大同镇辖。
2002年10月31日撤销大石、民族、荣华、五云4村合并为民族村,村办公地点设在孔滩桥。
民族村附近有赤水丹霞旅游区、赤水大瀑布、佛光岩景区、四洞沟旅游景区、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有赤水金钗石斛、赤水乌骨鸡、赤水晒醋、赤水筒筒笋、陈记猪儿粑、熊猫竹笋筵等特产,有赤水河船工号子、酿醋技艺(赤水晒醋制作)、赤水独竹漂流、旺草竹编技艺、酿醋技艺(赤水晒醋制作)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