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红军渡社区 | 隶属:元厚镇 |
行政代码:520381105001 | 代码前6位:520381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2 | 邮政编码:5647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车牌代码:贵C | 行政级别:社区 |
原名猿猴场,因该场东北侧悬崖上有一酷似猿猴的怪石,建场时以此石命名,后嫌猿猴之名不雅,遂取元气丰厚之意改称元厚场。因是1935年红军长征时一渡赤水河的主要渡口之一,改称红军渡社区。
红军渡社区位于元厚镇中部,辖4个居民组,习赤公路和赤水河越境而过,面积1.95平方公里,东北与高新村接壤,东南与赤水河为界,西北与石梅、石林两村相连,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貌特征是依山傍水、山高坡陡;土地干燥,气候炎热。
在红军渡社区新建1个党建宣传栏,新建1个休闲活动场地,经常开展社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完善红军渡社区“留守儿童书屋”,丰富中小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启动绿色社区建设,完成老街雨棚规范工作,工作,新改建排污管网100米以上,加大整脏治乱工作力度,加强专业保洁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社区消防安全、治安巡查力度。构建“绿色社区”
2001年设立元厚镇街道委员会,2004年8月撤销元厚街道委员会,成立红军渡社区居民委员会。
红军渡社区附近有赤水丹霞旅游区、赤水大瀑布、佛光岩景区、四洞沟旅游景区、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有赤水金钗石斛、赤水乌骨鸡、赤水晒醋、赤水筒筒笋、陈记猪儿粑、熊猫竹笋筵等特产,有赤水河船工号子、酿醋技艺(赤水晒醋制作)、赤水独竹漂流、旺草竹编技艺、酿醋技艺(赤水晒醋制作)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