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普底乡

地名:普底乡隶属百里杜鹃管理区
行政代码:520521222代码前6位:520521
行政区域:贵州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57 邮政编码:551600
车牌代码:贵F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10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17万人
人口密度:约11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普底”二字来历明朝期居住仡佬族,彝语指仡佬叫濮字,普底的“普”字是濮字的变音。“普底”古称普根底,系彝语译音,意为水塘坪子,后更名为普底.。

百里杜鹃风景区
百里杜鹃风景区
百里杜鹃风景区
百里杜鹃风景区
百里杜鹃风景区
基本介绍:

在大方县东部。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1.6万,其中彝、苗、白等民族占70.4%。辖17村委会。1953年置普底、鹏程乡。1958年改建公社,后并入百纳公社。1963年析置普底苗族彝族乡和朋导公社。1984年改置普底、鹏程2彝族苗族乡。1991年合并置普底彝族苗族白族乡。有煤、硫磺等矿。南部八抱山一带杜鹃遍野,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有小学2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普底新街,在大方东北27公里,发落坡东麓,人口200,有汉、彝、苗等民族。海拔1580米。“普底”古称普根底,系彝语译音,意为水塘坪子。林泉—百纳公路经此。

荣誉排行:

2024年6月,普底乡入选第二批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镇名录。

2024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普底乡为2024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4年7月,普底乡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

2024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普底乡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历史沿革:

1953年置普底、鹏程乡。

1958年改建公社,后并入百纳公社。

1963年析置普底苗族彝族乡和朋导公社。

1984年改置普底、鹏程2彝族苗族乡。

1991年合并置普底彝族苗族白族乡。

2007年黄泥塘镇寨拱、箐门2村及百纳乡龙竹、龙峰、龙坪3村并入。

2024年大水、启化、石牛、庙脚4村析出设鹏程街道,2024年箐门、小桥、元岩、寨拱、桥头5村划归鹏程街道。

2024年龙竹、龙峰、龙坪3村复归百纳乡。

百里杜鹃风景区
沙沟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两边是沙土坡,中间是大沟槽,所以得名沙沟。…[详细]

庆丰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农民丰收增产庆祝丰收故而改名庆丰,寓意着新社会开启新的风貌丰收。…[详细]

迎丰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叫公乐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改为迎丰村,迎接丰收。…[详细]

联丰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从前叫凉风洞,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得名联丰大队,比喻粮食年年丰收的意思。…[详细]

红丰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属于普底乡改名红丰村,人民公社划分,寄托日子红红火火大丰收。…[详细]

永兴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5年得名永兴,寓意兴盛长治久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为百纳基层人民公社普底管理区永兴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时为百纳区普底彝族苗族乡永兴村。…[详细]

跑马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跑马坝时清朝时黄姓开元公将军回乡组织为练兵场和赛马场。…[详细]

东风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居住于乡的东面而得名,谐音东风。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为百纳基层人民公社普底管理区东风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时为百纳去普底彝族苗族乡东风村,1…[详细]

永丰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取名永吉村。文革时将吉改为丰,寓意人们在此地居住后粮食丰收而得名。…[详细]

颖川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陈家寨,因该地陈姓人家较多,故名。后因该地森林大多变为荒地,故名大荒。2024年6月30日更名为颖川村。…[详细]

以下地名与普底乡面积相当:
相关资讯
百里杜鹃管理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