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羊场镇 | 隶属:大方县 |
行政代码:520521104 | 代码前6位:520521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7 | 邮政编码:551600 |
车牌代码:贵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98万人 |
人口密度:约20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5个行政村 |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羊场村,四面皆山,中间有坝子用以市场交易,故曰羊场。
在大方县东部。面积98平方公里。人口2.38万,其中彝、苗、仡佬等民族占11.3%。辖1居委会、10村委会。1953年置羊场、陇公、妈米乡。1958年撤乡并入理化公社。1961年后析建陇公、羊场坝、海风口公社。1984年改置羊场镇及陇公、妈米乡。1991年合并置羊场镇。镇境多为石灰岩山地,多洞穴。有煤矿。产生漆。有中小学14所。镇人民政府驻地羊场坝,在大方东南11公里。人口 1 600,有汉、彝、苗等民族。海拔 1 440 米。昔以“未”日赶场,故名。设农贸集市。有机械厂。321国道经此。
2024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羊场镇为2024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文化旅游:
臧如兰墓位于羊场镇穿岩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清代古墓葬。
中国航空发动机厂遗址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旧址位于贵州省大方县羊场坝镇乌鸦洞。原本,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政府是计划将这个厂建在天生桥下的,但由于防空的原因,后来就改建在了同是乌鸦洞
民国属大定府。
1953年4月,成立羊场乡。
1958年9月,羊场乡改公社;同年11月,公社改管理区。
1961年10月,与陇公管理区合并为羊场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3年3月,陇公分出。
1984年,改置羊场镇。
1991年12月,撤区并乡建羊场镇。
羊场居委会成立于1992年8月,现有居民住宅楼12栋,住户530户,常住人口1100人,流动人口60人,辖区单位69个,其中机关单位1个,学校2个,医…[详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决定在昆明筹建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后取名航发社区居委会。…[详细]
坪寨村位于羊场镇西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总面积9.05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组,年末总户数1164户,总人口3967人,少数民族人口507人…[详细]
桶井村位于羊场镇的东南面,距大方县城15公里,贵毕公路,清毕公路横穿全境,距镇政府1.5公里,全村总面积9.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46亩,林地31…[详细]
穿岩村位于大方县城南郊,距县城11公里,海拔高度1472——1658米,全年日照天数240天左右,居住汉、苗、彝、白、仡佬等六个民族,辖27个村民组1…[详细]
陇公村位于大方县城东南面,村委会所在地距大方县城10公里,全村共25个村民组,总面积19.76平方公里,1495户,总人口5231人,其中农业人口50…[详细]
朱仲河村位于羊场镇东北面,距政府所在地3.5公里,总面积3.6平方公里,下辖岩头、田坝、核桃、麻窝、火闹、箐口共6个村民组,耕地面积887.72亩,其…[详细]
龙井村位于羊场镇东南面,距羊场政府所在地9公里,海拔高度1372-1668米,全年日照天数240天左右,。居住汉、苗、彝、蒙古等六个民族,辖4个村民组…[详细]
平坝村位于羊场东南角,距离羊场镇7公里。全村辖3个村民组,236户,768人居住有汉、彝、苗、仡佬、蒙古、布依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36户128人。党支…[详细]
新田村位于羊场镇东面,距政府所在地11公里,全村总面积8.18平方公里,所辖7个村民组。375户、1309人,其中少数民族39户、113人,耕地面积1…[详细]
石板村位于羊场镇的东面,离羊场政府所在地12公里,全年日照天数240天左右,羊场镇到六龙镇的公路贯穿全村,村总面积为6762亩,五个村民组分别是:大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