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顶云街道 | 隶属:关岭县 |
行政代码:520424002 | 代码前6位:520424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1 | 邮政编码:561000 |
车牌代码:贵G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81.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42万人 |
人口密度:约41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8个行政村 |
顶云街道因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此设顶云长官司而得名。
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中部。面积81.6平方公里。人口2.1万,其中布依、苗、黎等民族占76.2%。辖16村委会。1949年为新场乡。1953年析设顶营、新场、包包寨3乡。1958年撤乡并入关岭公社。1961年析建顶营、新场、包包寨3公社。1984年改设乡。1991年3乡合并置顶营乡。境内有煤等矿藏。产辣椒、核桃等。有中小学24所。乡人民政府驻地顶营司,在关索镇西6公里,长乐河东侧小山上。人口510,有布依、汉、黎等民族。海拔 1 230 米。以曾在此置顶营长官司得名。土司城垣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0国道经村北。
文化旅游:
至野养生度假酒店是由关岭自治县置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旗下贵州至悦方华酒店运营公司投资打造的,地处关岭顶云新区坝陵大道与古榕路交叉路口,交通便利,距关岭高铁站及沪昆高速路口不到10分钟车程。项目
石板井村位于顶云街道办事处东北面,被誉为“顶云经验”的发源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第一村。石板井村距关岭县城4公里,距街道办事处驻地0.8公里,距沪昆客运专线黄果树西站6公里,320国道、镇胜高
元代时期,顶云为寨。
明洪武四年(1371年),设顶云长官司。
1953年,为顶云乡。
1958年,顶云与鸡场乡合并为星火公社,后改名顶云公社。
1984年,改顶云乡。
1991年12月,与新场乡、包包乡合并为新的顶云乡。
2024年,撤销顶云乡,设置顶云街道。
八角村位于顶云乡政府驻地,距关岭县城6公里,320国道线公路穿境而过,交通较便利,属田坝和山区地带,有平坦的产粮坝区,又有肥沃的山地土壤,水资源丰富,…[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新城社区是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顶云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异地扶贫搬迁,为移民打造安逸温馨的社区,起名安馨。…[详细]
石板井村座落于顶云乡政府旁,距顶云乡政府1公里,距关岭县城5公里,320国道和镇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辖12个自然村寨,16个村民组,860户,3957…[详细]
角寨村位于关岭县顶云乡,距顶云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东接关索镇,南接石板井村,西与麻龙村接壤,北与关索大桥片区毗邻。全村总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详细]
麻龙村地处于顶云乡边远少数民族杂居山区,距顶云乡政府7公里,辖12个村民组,485户,2233人,共有党员27人,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全村…[详细]
胜利村位于顶云乡西北面,距乡政府驻地21公里,关岭至包包公路穿境而过,属田坝和山区地带,有平坦的产粮坝区,又有肥沃的山地土壤,水资源丰富,有水库1个,…[详细]
新场村座落于顶云乡中心以西5公里,辖区五个自然村寨,七个村民组,293户,1726人,共有党员37人,全村总面积5.5公里,耕地面积1112亩,其中水…[详细]
包包田村位于顶云乡西北面,距乡政府驻地18公里,与六枝特区交界,属田坝和山区地带,有丰富的煤矿资源,有肥沃的山地土壤,水资源丰富,年均温度为14.8摄…[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建立正逢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所以就命名为“谷雨“村,后来逐渐发展为上下两个相连的自然村,故又分别称为“上谷雨”和“下谷雨”,2024年9月并…[详细]
木厂村位于顶云乡西北面,距乡政府驻地7公里,顶包公路(顶云至包包)穿境而过,属田坝和山区地带,有肥沃的山地土壤,水资源丰富,年均温度为14.8摄氏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