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兴发村 | 隶属: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 |
行政代码:520527202217 | 代码前6位:520527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7 | 邮政编码:553200 |
城乡分类:乡中心区 | 分类代码:210 |
车牌代码:贵F | 行政级别:村 |
该地名来源于传说。据传,清雍正年间,外地有个交李兴发的人,到此地雇请民工建厂烧锌,方圆几十里颇有名气,故意人名兴发命名为兴发厂,后由于有厂促进贸易,故称“兴发场”,后雅称兴发。
2024年3月,贵州省司法厅、贵州省民政厅命名兴发村为贵州省第七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兴发村全村总面积为9.1平方公里,是兴发乡经济文化中心,辖海营、兴发二组、白石岩、望厂、迎春、板桥六个村民组。全村现有人口676户,4378人,主要居住着汉、回两种民族,其中汉族人口2731人,回族人口233人,汉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8%以上。现有耕地面积1800亩,荒山草坡面积约2000亩,森林面积3500亩。2010年粮食总产量为945200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食2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30元。
--人口总数:4378人 农业人口:4089人 非农业人口:289人
--行政区面积:9.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386.0亩
1950年解放,1958年为兴发公社兴发大队,1984年为兴发苗族乡兴发村,1991年为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兴发村,2024年为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兴发社区,2024年为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兴发村民委员会至今。
兴发村附近有赫章阿西里西韭菜坪旅游景区、赫章国家级森林公园、赫章可乐遗址(可乐古夜郎遗址)、赫章可乐古墓、赫章辅处汉墓等旅游景点,有赫章核桃、赫章樱桃、赫章半夏、赫章黑马羊、毕节可乐猪、赫章天麻等特产,有彝族铃铛舞、赫章彝族年、苗族大迁徙舞、火把节(彝族火把节)、芦笙舞(滚山珠)等民俗文化。
19年毕节市izhoushengdiqipishengjiminzhufazhishifancunshequ.html" class="blue">贵州省第七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