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坝楼村 | 隶属:燕楼镇 |
行政代码:520111105205 | 代码前6位:520111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1 | 邮政编码:550025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贵A | 行政级别:村 |
据传,坝楼因地势较高形似犁耙,称耙楼,后“耙楼”演变为“坝楼”。
2024年8月,坝楼村被命名为贵阳市第四批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一、基本情况
坝楼村地处燕楼乡西南面,地理环境较差,村寨分散,全村11个村民组,属市级贫困村。全村共有常住人口1275人,流动人口345人(其中流入人口6人,流出人口339人)。该村主要种植玉米、辣椒、旱烟。
二、支部情况
坝楼村目前共有党员30名。女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的13.33%。少数民族党员11名,占党员总数的36.67%。35岁及以下的党员6名,占党员总数的20.00%。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1名,占党员总数的3.33%。有发展对象4人。党员创业带富能手3人。人均年收均年收入7143元。
三、综合发展
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一是抓好计
明万历四十年(1622)属广顺州久安里1914年属广顺县燕楼区,1941年入贵筑县燕楼乡旧盘堡,1956年成立坝楼高级社,1958年成立坝楼生产大队,属花溪区燕楼公社,1984年3月设燕楼乡,大队改为村,属燕楼乡所辖,2024年4月燕楼乡改为燕楼镇,属燕楼镇所辖。
坝楼村附近有青岩古镇、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天河潭、松柏山水利风景区、赵公专祠、花溪公园等旅游景点,有青岩豆腐、花溪辣椒、花溪白鹅、羊艾毛峰、羊艾碧绿春、花溪牛肉粉等特产,有花溪苗绣、布依族纸染绣花制作技艺、苗族“猴鼓舞”、罗吏目布依龙制作、高坡苗族银饰制作工艺、苗族“跳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