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官和村 | 隶属:官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 |
行政代码:520621204212 | 代码前6位:520621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6 | 邮政编码:5544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贵D | 行政级别:村 |
因民国时期官家寨与狗牙发生纠纷,经调解后化解矛盾,和平相处,戏称“官和民也和”,后将官家寨更名为官和,狗牙更名为民和。
官和村位于官和乡南部,东抵新田村,西邻泗渡村,南接岑巩,北邻泗渡村,村下辖21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后杆坪、杉树坡、香树坝、上马坡、上马台、麻力山、坳上、竹林湾、大坡、老屋、街上组、水井湾、苗屋基、猫猫岩、桅杆坪、田家寨、大坪、泗路坝、水塘坡、核桃坪、大屋基组。居住民族有苗族、土家族、侗族、汉族。现有589户,总计2400人(其中男1300人、女1100人,60岁以上老人200人,青年600人,农业人口2400人,少数民族人口中1680人,占总人口数的70%)。
官和村的耕地面积为1796.2亩(其中,田面积为1332.61亩,土面积为463.54亩),水田面积932亩,旱土面积400.6
2024年12月,官和村被贵州省林业局命名为2024年贵州省森林村寨。
元、明、清属提溪长官司辖。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官和联保。
1950年3月,江口县人民政府成立,属官和乡。
1958年10月,全县公社化后,属东风人民公社,建祝兴大队和桅杆大队。
1984年4月,分别更名为祝兴村和桅杆村,属官和乡。
官和村附近有梵净山(江口·印江)旅游区、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亚木沟风景区、寨沙侗寨、黑湾河风景区、罗蒋寺等旅游景点,有江口萝卜猪、社饭、江口米豆腐、江口豆腐干、藤茶、梵净山云雾茶等特产,有瓦寨锣鼓、云舍土家“女儿会”、江口“羌历年”、江口傩戏、金钱杆、过社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