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九秋村 | 隶属:计划乡 |
行政代码:522632210211 | 代码前6位:522632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5 | 邮政编码:5572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贵H | 行政级别:村 |
苗语称“九”为溪头或顶部之意,“秋”为一种树木,溪头的那种树木很多,故名。
一、自然条件及资源概况
计划乡九秋村位于月亮山脚,森林覆盖面广,珍贵药材和树林种多,原生态苗族文化浓厚,村寨结构别致;耕地面积420亩,人均耕地面积0.36亩。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九秋村位于榕江县城东南角,距县城75公里左右,距乡政府30公里。平均海拔750米。有7个村民小组,249户,1190人,劳动力811个,都是苗族。文盲半文盲706人,初中文化7人,高中以上文化2人。耕地面积420亩,人均耕地面积0.36亩,其中人均亩产稳产田0.11亩。2009年人均占有粮36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411元,人均1196元以下的有114户462人。
三、贫困状况及原因分析
1、基础
清光绪《古州厅志》称此地名为“九邱”,后演变为今名“九秋”。
1949年解放初期属于大有乡,1953年属加宜乡九秋村,1957年置计划基层片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属八开飞跃公社,1959年置计划管理区,1961年体制改革属加宜公社九秋生产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属加宜乡九秋村,1992年属(并入)计划乡九秋村。
九秋村附近有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榕江古榕风景名胜区、榕江烈士陵园、七十二寨侗乡、三宝千户侗寨、车江三宝侗寨等旅游景点,有锡利贡米、塔石香羊、榕江葛根、榕江小香鸡、榕江卷粉、塔石香羊瘪等特产,有侗族琵琶歌、珠郎娘美、侗族萨玛节、榕江苗族芦笙舞、苗族吃新节、苗族栽岩习俗等民俗文化。